观澜街道碧色寨村委会马街哨村讨论高考奖励政策、人居环境整治。新华网发(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冬围火塘夏乘凉 村里有事好商量”项目的推动下,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观澜街道碧色寨村委会马街哨村的空地,摇身一变成了停车场,既解决了村里停车难问题,又促进了该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蒙自市新安所街道大沙地村,杨孃和张孃的地界矛盾迎刃而解,两人又成了无话不谈的好邻居;观澜街道碧色寨村对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奖励有了共识……
自“冬围火塘夏乘凉 村里有事好商量”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实施以来,一场场热闹的“火塘边议事会”“大树脚议事会”在蒙自市各乡镇(街道)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们在火塘边、大树脚,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在蒙自市水田乡木梳坎小寨村,该村有三分之二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为此,该村通过“线上提事、线下议事”的模式,通过每月在村级微信群里发布议事公告,让外出务工的村民也能参与本村的社会治理。
西北勒乡香塘村委会新寨村“火塘边”议事点讨论大黑塘清淤事宜。新华网发(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结合实际,蒙自市依托“美孃孃”“好大爹天团”等力量,组建“6+X”的“管家婆”文明实践小分队开展议事,“6”为6类固定成员:支部书记、小组长、妇联主席、乡贤、先进模范、驻村干部,“X”为各村结合各村实际,建立网格,每个网格选一名代表为村民代表,营造村里问题大家议、村里难题大家解的自治氛围,让村民从“观望者”变身“共治者”。
蒙自市坚持群众“所盼”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力点,推动文明实践与社会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在议题的选择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遵循“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快议”的原则,把百姓之盼变为民生之利。在大树脚、火塘边,村民议事在拉家常中打开“话匣子”,不知不觉中汇聚“金点子”,有效解决思想引领、产业发展、纠纷矛盾化解等发展实事、村民心事。截至目前,蒙自市结合各村实际,共形成“大树脚”议事点109个,“火塘边”议事点76个。
新安所街道大新寨村委会小红寨村讨论石榴产业发展、销售等事宜。新华网发(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文明为了人民,文明依靠人民,文明成果由人民共享。自“冬围火塘夏乘凉 村里有事好商量”项目实施以来,蒙自市聚焦群众需求,共谋村庄美化、村集体经济发展等360多项民生难题,共建活动广场、停车场等公共空间12处,共议移风易俗、先进模范等文明风尚20余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