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走边疆国门的思政课”红河州国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列活动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举办。
在“行走边疆国门的思政课”上,红河学院二级教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好人”杨六金以“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为主题,向马鞍底乡中小学生进行了宣讲。他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学术研究,分享个人在党和国家关怀下从辍学放牛娃成长为大学教授的奋斗故事,讲述各民族团结互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程,鼓励师生树立理想、珍惜时光,将“小我”融入国家发展“大我”。

杨六金向学生讲授“行走边疆国门的思政课”(10月27日摄)
此次活动的核心环节——“红河州国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在马鞍底小学举行,多位思政课教师代表作交流发言。备课会打破了学段壁垒,实现了教学思路与资源共享互通,为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思政课育人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红河学院党委书记洪波向学生讲授“行走边疆国门的思政课”(10月27日摄)
在中越边境87号界碑旁,红河学院党委书记洪波为全体人员讲授思政课。他向师生们提出希望:要厚植爱国情怀,以界碑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树牢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要赓续精神血脉,国土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精神家园,要以杜富国、杨天才和杨六金等榜样人物为镜,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要践行戍边精神,牢记“身在边疆,心向北京”,引导国门大学青年学子牢固树立“到基层去、到边疆去”的志向,把论文写在边疆大地上。

红河州国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现场(10月27日摄)
活动队伍还深入马鞍底乡的乡村振兴实践一线。在马鞍底乡鸡窝寨村的古树茶厂和滮水岩示范村,师生们见证了兴边富民行动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