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11月26日电(记者 浦超)近日,以“保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为主题的2025年昆明市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在昆明市晋宁区举行。此次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系列科普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维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良好氛围。
当天上午,宣传周线下活动在晋宁区梁王村举行。在活动现场,昆明市林草局工作人员系统介绍了昆明市古树名木资源概况、特色古树和保护成效,还将古树名木科普宣传和抢救复壮教学搬到古树下,邀请专家现场讲解古树名木普查和抢救复壮工作要点,并通过抢救复壮演示、树龄测定、空腐检测等前沿科技设备的运用,让现场群众深入了解古树特性,增强保护古树意识。

近年来,昆明市林草局积极探索“村老(乡贤)+古树”的守护模式,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乡贤村老“老有所为”,协同晋宁区林草局在梁王村开展“古树守护人”试点,发挥村民力量共同守护古树名木。
当天中午,昆明市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总站的工作人员来到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科普展板,发放《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昆明古树名木宣传折页等,向师生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现场还设置了趣味互动问答、“与‘古树爷爷奶奶’合影打卡”等环节,吸引了许多学生参与。

本次宣传周还同步开展为期一周的线上宣传活动,以“昆明林草”微信公众号为核心宣传平台,推出系列科普内容,涵盖《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解读、“跟着古树爷爷&古树奶奶去旅行、访老友、尝美食”专题连载等,通过“古树爷爷&古树奶奶”IP形象拟人化叙事带领网友“云游”昆明古树,将政策法规、生态科普与地方文旅融合,构建有温度、有趣味的科普宣传模式。
据悉,昆明市现有登记在册古树名木5.49万株。近年来,昆明市林草局持续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古树名木监测系统小程序,动态监测古树生长状况,及时更新古树信息,以信息化建设助力古树名木保护。还探索“绿美+古树名木保护”“义务植树+古树名木保护”等路径,创作“古树爷爷”“古树奶奶”IP形象,开展科普进校园、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等活动,全面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努力实现古树名木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守护与传承。(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