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坚定不移厉行法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20—2024年法治建设群众综合满意率连续5年超过98%,法治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楚雄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地方立法质量全面提升
楚雄州立足森林资源禀赋与林下经济发展痛点,以“法治为民”为核心,2023年出台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林下经济促进条例》,破解了“靠天吃饭”“融资难”“附加值低”等难题,吸引众多外地商户前来投资兴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通过立法实现了经济、民生、生态三重效益,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是地方立法推动“资源沉睡”到“价值裂变”的一个缩影。
楚雄州坚持“小而精、准而实”的立法精神,用足用好民族立法和地方性法规两个立法权,立改废释并举,“十四五”期间共制定2部单行条例、2部地方性法规,修改1部单行条例、1部地方性法规,废止2部单行条例,让“小切口”释放“大效能”,让立法成为推动楚雄州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坚实支撑。
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速
今年4月以来,楚雄州以“组织保障+机制创新+科技赋能”为抓手,扎实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多维宣传发布举报公告,设立企业联系点、聘请社会监督员,创新采用律师“背对背”方式精准收集问题线索90余条,截至目前,形成整治问题清单24条,移送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15条,为企业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3.7万元;构建“排查线索—分析研判—清单整治—督办整改”闭环机制,集中整治罚没收入增长明显的县市和领域,使用“一函三书”推进问题整改,在压减执法扰企、规范罚款行为、降低企业负担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初步形成了“规范、透明、可监督”的涉企执法新格局。
“十四五”以来,楚雄州持续深化执法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聚焦执法流程、自由裁量权行使等关键环节系统排查整改,累计整改执法不规范问题320余件,梳理出台轻微违法免罚事项清单86项,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不必要执法干扰,赢得企业广泛认可,市场主体总量较“十三五”末增长28%,活力持续迸发,为楚雄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法治社会建设深入推进
楚雄州深入探索“专业法律服务共治共享”的实践路径,在全面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基础上,创建“律师驻点调解”模式覆盖10县市基层法院及乡镇司法所、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直接参与高频矛盾调处工作;开发“彝调通”数字化调解平台,贯通“律师调解—司法确认—履行追踪”全流程,截至10月15日,律师调解协议自动履行率达91%,较2021年提升40个百分点,行政诉讼案件量同比下降38%,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司法推动、律所协同、群众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
“十四五”以来,楚雄州以律师深度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突破口,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推动普法宣传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依托民族文化优势打造“民族+法治”融合品牌,让普法宣传“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实现从“被动应对”向“源头预防”、从“单一执法”向“协同共治”的深刻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楚雄州特色的法治化社会治理新路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