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举行。五年来,西双版纳州全力以赴谋全局、抓项目、强基础,促改革、增动能、惠民生,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以来,西双版纳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橡胶、茶叶等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据介绍,五年来,西双版纳聚焦文旅康养、橡胶、普洱茶等七大重点产业,“一业一策”推动三年行动计划,促进资源优势转化。2023年以来,州级财政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7.69亿元支持重点产业发展,2024年全州七大重点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3100亿元。
西双版纳州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世界旅游名城焕发新魅力。当地持续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一种‘象’往的幸福”文旅品牌,2024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和旅游总花费分别突破7000万人次、1000亿元,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31.95万人次,同比增长264.67%,出入境旅游呈现强劲增长势头。今年2月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144个小时免签政策生效,全州迎来近百个东盟国家旅游团。
作为我国西南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西双版纳州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依托中老铁路“黄金通道”,培育口岸经济、跨境物流等新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五年来,西双版纳州现代化口岸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州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增至7个,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水陆空铁”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的自治州。2024年,全州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货值分别增长21.4%和25.7%,均位于全省前列。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西双版纳段累计发送旅客1722万人次,进出口货物1563万吨,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双版纳州将政策引领与平台建设同步推进,勐龙、打洛、关累港、勐满四个边民互市点已全面实现一二级市场上线运行,并完成税收“零”的突破。同时,先后出台《西双版纳州规范提升边民互市贸易实施方案(试行)》《边民互市贸易政策指南》等政策文件,通过专题培训、现场讲解等方式推动政策落地,为边民互市规范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据悉,“十五五”时期,西双版纳州将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优势,重点培育“4+6”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到2035年,将文旅康养旅居、特色农业及加工、天然橡胶、西双版纳普洱茶4个产业培育为千亿级产业,打造进出口贸易加工、现代物流、生物医药(傣医药)、绿色能源及电力贸易、数字产业和低空经济、林产业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此外,西双版纳州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紧紧依托中老铁路“黄金通道”,做强口岸经济,深化与周边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