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林草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专场的消息,“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持续发力不断增厚“绿色家底”,“十四五”期间云南扎实推进林草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2022年以来,在综合反映林草发展成效的国家林长制督查考核中,云南连续三年获评“优秀”等次。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云南高质量完成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和退化林本底评估,确定绿化美化基本空间;科学实施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7.8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0.35%;积极提升林草质量,完成森林抚育766万亩、退化草原修复863万亩、退化湿地修复1.6万亩。
同时,云南省通过系统保护持续稳固林草生态安全。新增5处省级以上重要湿地,大理市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突出旗舰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陆生野生动物种数保护率均达到85%以上,漾濞槭等3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脱离灭绝威胁,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等种群数量大幅上升,雪豹踪影重现云岭大地。
在灾害防控和执法监管方面,“十四五”期间云南省森林草原火灾次数为历史最低,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远低于国家控制指标,并不断健全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补偿制度,投入公众责任保险4.52亿元、赔付3.31亿元。2024年云南省涉林违法案件数、面积以及蓄积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71.43%、73.33%、88.83%。
五年间,云南省林草系统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落实可充分利用和限制利用林地面积共3.1亿亩,并投入23.9亿元实施森林抚育766万亩,释放林地空间发展林下经济。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出台金融服务云南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举办“银政企”融资对接会,截至目前,云南省林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24.8亿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23.3亿元。联合云南省投资促进局多次组织产销对接活动,主动上门“问诊”“巡诊”,多措并举壮大市场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省林下经济企业达1965户。
2024年,云南省林草产业总产值达5626.5亿元,较“十三五”末的2771亿元实现翻番,核桃、澳洲坚果、野生食用菌等产业的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林下经济产业产值1934亿元,居全国第2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