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29 17:15:49
来源:云南省烟草公司丽江市公司

丽江市玉龙县:“烟粮轮作”增效益 生态发展护良田

字体:

  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烟草及农业部门立足产业发展实际,从“产业布局烟麦互补、生产节令烟麦匹配、生产方式烟麦协同”3个维度出发,筛选早熟大麦品种,持续推广并落实“前麦后烟”轮作模式。目前,全县10.1万亩烤烟种植区中,已有50%以上种植区实行“烟粮轮作”,在保障烟农“粮袋子”安全的同时,切实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机械化收割前作大麦(5月6日摄)。姚康莹 摄

  今年,玉龙县聚焦粮烟产业协同发展,举行粮烟结合、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构建起“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技术协同”的工作体系,为“烟粮轮作”模式的深化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在黎明傈僳族乡中兴村,当地村规民约对“烟粮轮作”作出了细致规定,积极提倡施用农家肥,并大力推进秸秆还田,从源头守护耕地质量。

玉龙县粮烟结合、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现场(9月28日摄)。罗坤 摄

  为帮助农户掌握科学种植方法,玉龙县烟草技术人员定期入村开展培训,手把手指导农户落实科学轮作、合理施肥要求,同时对相应田块进行土壤检测,助力村民精准控制农资使用,让“科学种植”替代“经验种植”。​

金庄烟站开展“烟粮协作”土壤质量提升技术指导(6月25日摄)。王银怀 摄

  依托秸秆还田、农家肥施用等技术组合,玉龙县烟田的绿色生产水平持续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今年以来,全县烟田面源污染治理面积已达8.2万亩,秸秆还田面积3万亩,有机肥施用面积2.5万亩,耕地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同时,玉龙县进一步推动政府、企业与村委会协同发力,促进烟粮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让良田成为可永续利用的优质资产,帮助农民获得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黎明傈僳族乡进行地膜回收工作(7月15日摄)。王银怀 摄

  如今,站在金沙江畔远眺,连片的烟田与麦田交织成如画景致,这片曾经的传统农区,正以“烟粮协作”为画笔,精心描绘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崭新画卷。(完)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