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10月23日电 2025年云南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23日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启动。活动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主办,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中国林学会古树名木分会承办。
云南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现场。
启动仪式上发布《云南省千年古树图集》,宣布启动“云南古树名木摄影大赛”,并为全省216棵千年古树实施公益投保。现场专家围绕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拓展古树文化价值等方面提出保护建议,青年志愿者向社会发出倡议,号召敬畏自然、守护千年树魂。
云南是我国古树名木资源最多、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目前登记在册古树名木103.8万株,涉及759个树种。“十四五”期间,全省统筹投入资金5500余万元,对989株古树名木实施抢救复壮,今年首次启动古树群抢救复壮项目。
据介绍,云南将于2026年启动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运用新技术加强监测和健康诊断,并同步深入挖掘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将推动出台《云南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制定相关技术指南,为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本次宣传周主题为“红土根脉 千年树魂”,时间为10月23日至31日。期间,全省各地将围绕主题开展科普宣讲、展览展示和古树文化传播活动,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良好氛围。
【纠错】
【责任编辑: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