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9/21 21:32:32
来源:新华网

滇池“藻水共治”平台成效显著

字体:

  新华网昆明9月21日电(记者 胡了然)初秋的滇池湖面微风轻拂,波光粼粼,一座巨型蓝色平台屹立湖面,这是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为滇池量身定制的“藻水共治”水上一体化平台。登上防滑甲板,核心处理设备的运转场景便映入眼帘——机械运转轰鸣声中,泛着淡绿色的富藻水通过专用管路被源源不断吸入平台舱体,对蓝藻进行技术分离后,短短数分钟,清澈透亮的尾水便从另一侧出水口涌出,稳稳汇入滇池。

  截至9月19日,7座为滇池量身定制的“藻水共治”水上一体化平台已稳定运行一周年。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藻水共治”水上一体化平台,累计回补达标清水1.3亿立方米,相当于5.2万个标准游泳池的储水量,为滇池的水质改善与生态复苏筑起坚实水上屏障。

图为“藻水共治”水上一体化平台。(受访对象供图)

  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滇池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蓝藻水华频发,湖面常覆盖着绿色藻层,散发异味,严重影响生态与景观。

  2024年起,滇池重点区域蓝藻打捞处置工程正式启动,旨在通过构建打捞处理设施体系,重点清除藻类、削减内源污染,继续恢复滇池水体生态平衡。中交集团依托其在环保装备研发与流域治理领域的优势,为滇池量身定制了“藻水共治”一体化平台实施方案。该平台由中交生态环保院创新研发,采用石墨烯微滤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该技术在大规模湖库藻水处理中的应用。

  石墨烯藻水微滤装置成功破解了传统过滤装置难以兼顾过滤通量与精度的难题,单次过滤就能实现蓝藻及其他悬浮物去除率90%以上。“石墨烯滤膜就像一张极其细密的网,既能精准拦住蓝藻,又能让清水快速通过,这就像给滇池装上了‘超级净水器’。”中交生态环保院总工程师黄佳音介绍。

  7座平台组成治藻集群,分布在福保湾、新河湾等重点水域,以固定与移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全天候藻水处理。自投运以来,藻泥资源化利用率达100%,用于周边农田,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图为水质治理后的滇池全景。(受访对象供图)

  2025年第一季度监测数据显示,滇池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降至55.8,由去年同期“中度富营养”改善为“轻度富营养”。水体透明度从0.36米大幅提升至0.91米,增幅152.8%。随着水质改善,滇池周边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往年这个时候湖面常常漂着一层绿膜,味道也难闻,今年水清多了,来湖边散步的人都多了。”住在滇池边的昆明市民杨女士说。

  滇池“藻水共治”的经验为云南其他高原湖泊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体系和运营模式借鉴。在异龙湖,中交团队定制“水下森林”修复方案,通过沉水植物群落重构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在杞麓湖,推进控源截污与生态廊道建设,削减面源污染;在洱海,强化流域统筹与智慧监测,实现治理精准调度。科技正持续赋能擦亮每一颗“高原明珠”。(完)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