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采集超26.5万组、近500万个数据,构建“坡度——油耗”关系综合分析模型,并历经数十次迭代优化,将模型准确率提升至92.6%,成功填补国内露天矿山运输成本与坡度关系研究的技术空白......在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锌铟”),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9岁的青年团队,直击矿山运输成本高的“硬骨头”,用三年攻坚的实际行动书写了青春与智慧交融的矿山转型答卷。
矿山全貌(4月15日摄)。谭明洪 摄
华联锌铟采矿车间“探路者”青年团队将“柴油降耗”作为科研攻坚的突破口,将试验与测试数据转化为实践成果,创建坡度——油耗综合分析模型及油耗预测网页工具,建立发动机在线监测平台,提炼出适用于铜曼矿山的道路坡度参数设计标准。项目成果应用后,实现“降油耗9.5%、减碳排15.2%”的双重目标,设备管理效能提升12%,探索出一条“节能降本增效”的新路径。
工作人员对规划的试验道路进行校核(5月10日摄)。普桢 摄
接下来,该青年团队将持续在资源高效利用、关键工艺参数对标提升、精细化成本管控,以及科技赋能提升发展质量和数字化矿山建设等多个方面发力。为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两个最优”和创建锡铟行业世界一流企业贡献青春力量(完)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