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各地。在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大朝山西镇邦旭村,农家女孩张镜以670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曾几何时,在临沧,连绵的群山让希望与闭塞并存。如今,这里正书写着边疆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2024年,临沧全市教育支出49.14亿元。在硬件建设日益完善的同时,“软件”也在同步提升,尤其是“县中困境”一定程度上得到破解。
镇康县一中校长陈树兴介绍,作为临沧西南边陲的小县,镇康因师资薄弱、生源流失等,一度陷入“县中困境”。
为着力破解这一难题,临沧市按照“统筹资源、组团发展”的办学思路,建立以临沧市第一中学为引领的高中教育集团,以高中教育为“龙头”,带动初中、拉动小学、促进学前全学段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努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在集团帮扶下,镇康一中建立了“五精备考机制”,教学质量显著提升。2025年,该校不仅实现了北大录取“零的突破”,高考整体成绩也跃居全市前列。
今年,临沧教育还有一个“零”的突破。临沧市一中的杨曜齐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成为临沧首位“北影学子”。
“如果不是学校提供了专业的艺术培养平台,我可能永远没机会。”杨曜齐说。近年来,临沧市一中坚持“五育并举”,开设了30多个社团和特色课程,让像他这样的特长生有了更多成长空间。
这种多元化培养模式正在全市推广。临沧以“全面教育”为理念,坚持“五育并举”,深化“三全育人”,抓实抓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落实“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沧源县的“佤山少年足球队”、镇康县的“边疆科技创新班”……越来越多的特色教育项目在临沧落地生根,旨在让不同特点的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从张镜、杨曜齐到佤山少年群体,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结果,更是临沧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写照。通过集团化办学、精准帮扶和多元培养,临沧正让优质教育跨越山川阻隔,惠及每一个孩子。
“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是我们的目标。”这份承诺正在变为现实——曾经的“教育洼地”如今百花齐放,越来越多的边疆学子正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李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