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云南省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发布会在昆明召开,会上发布了10个典型案例,涉及劳动合同解除、新就业形态下“外卖小哥”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确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约责任承担等民生关切领域。
“2024年,云南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不断增强劳动人事争议工作质效。”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国彬介绍,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共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3424个、入驻调解员8823名,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及部分企业、事业单位,85%以上的劳动争议通过调解化解。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难题,云南省创新设立94个一站式调解中心,受理相关案件416件,调解结案232件;依托“调解仲裁+监察”联动机制,建立1551个农民工工资纠纷调处工作站,健全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机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1705件。云南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86万件,仲裁结案率99.46%,调解成功率84.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云南省法院受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呈现增长趋势。”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袁学红介绍,2024年,云南省法院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6703件,审结15285件;2025年1至6月受理10646件,审执质效持续提升。
据了解,为提升专业化审判能力,云南省三级法院均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专业审判庭或合议庭,部分法院在仲裁机构、职工服务中心设立巡回法庭。同时,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定期培训、发布典型案例、法答网答疑等方式加强对下指导,统一案件裁判尺度。2023年至2024年,云南省法院向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及行政部门发出司法建议45份,从源头上研判分析同类劳动纠纷多发易发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解决路径和方法。
在多元协同治理方面,云南省法院与多部门深化合作,2024年委托工会组织在线调解案件4821件,成功4192件;各级人社调解组织接受法院诉前委派调解802件,成功794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