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经济管理学院8名“00后”青年学子通过深入的团队调研,撰写形成了近120页的社会调查报告——《在滇中大地上行走的医生:楚雄州彝医药工作者的发展困境与路径探索》,为彝乡传统医药传承和发扬注入青春力量。
《在滇中大地上行走的医生:楚雄州彝医药工作者的发展困境与路径探索》封面(资料图)。
楚雄州有着“中国彝乡 滇中翡翠”的美誉,丰富的中药植物资源被彝族群众所善用,发展出璀璨的彝医药文化。然而,彝医药文化的传承在当下也面临多重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楚雄州的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财会金融学院2023级学生普顺祥同他的团队在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走访后,围绕彝医药技艺传承、彝医职业认同、执医保障等方面梳理出存在的系列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团队通过官方网站查询、电话沟通、递交正式函件等方式,主动与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取得了联系,并获得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人员向调研团队详细介绍了彝医药发展史、彝医药工作者的职业发展现状、相关政策,这为调研团队持续完善相关调研报告提供了方向。
在开展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后,调研团队用时4个月深入楚雄州中医医院及当地彝医医馆、彝药园等地开展田野研究,并通过问卷和深度访谈等形式,不断完善彝医药工作者的群体画像,为制定可行的措施建议提供了参考。
调研团队从“基层—制度—文化”视角剖析问题,提出科学认定、健全保障、优化培育与强化等系统性解决方案,调研报告获得楚雄州卫生健康委、南华县中医医院等多家单位采纳,并在今年举办的云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
调研团队与当地彝医药工作者进行交流(资料图)。
近年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持续加强和改进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强化青年大学生科技文化内涵建设,不断提升青年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及创新活动的意识。
按照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工作思路,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积极谋划、提早布局,引导激励广大青年学子聚焦社会现象,深入人民群众、深入基层实践,将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