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云南故事·“六一”特别策划】听“妈妈”的话

2021年06月01日 08:43:06 | 来源:新华网

  “老彬,起床!”“阿瑕,来穿衣服。”“老彬,还不起来?搞快点……”云南省安宁市草铺街道王家滩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每天早上7点,就会传出一位母亲的“碎碎念”。

  男孩老彬(化名),有智力障碍;女孩阿瑕(化名)是盲童,有听力,却不会说话。被各自的亲生父母遗弃后,他们由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安排到王家滩村寄养。对于两个特殊的孩子来说,“妈妈”曹丽琼的话,是他们最为熟悉、并且能听懂的,那些每天环绕在耳边的“碎碎念”,教会了他们穿衣洗脸,更给予了他们家的温暖和关怀。

曹丽琼在给阿瑕扎辫子,老彬在一旁递头绳。(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一)缘起

  老彬和阿瑕,分别于2009年、2020年来到曹丽琼家。在两个孩子之前,这位“寄养妈妈”已抚养了29名孤残儿童。

  王家滩村距离昆明市70公里左右,群山环绕,人均耕地不足0.2亩。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这里曾因丰富的矿产而繁荣一时,但随着资源的枯竭,小村庄又重归寂静,曾经在矿厂工作的村民们,只能回到有限的土地上进行耕作。

  2000年,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开始试点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又有大量闲余劳动力的王家滩村,被选为试点。

  在选择寄养家庭时,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十分慎重,要求必须是双亲家庭,家中成员没有传染病、没有犯罪记录、无不良嗜好,家里要有厨房、院子、孩子居住的卧室等等。在寄养过程中,福利院也会对寄养家庭进行统一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并提供康复治疗、医疗巡诊等服务。此外,作为对寄养家庭的补助和回报,福利院每月都会定期发放生活费和劳务费。

  对于家庭寄养,曹丽琼有着自己朴素的理解,“领回来就是自己的孩子,父母有了,兄弟姊妹也有了,让他们有一个温暖的家。”

  今年53岁的曹丽琼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她是在2001年6月13日接回的第一个“孩子”阿潘(化名),小姑娘身体、智力都健全,却遭亲生父母狠心遗弃。“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太好看啦!”最让曹丽琼意外的是,一领回来,阿潘就甜甜地叫了她一声“妈妈”。尽管当时已生育有两个孩子,但这一声“妈妈”,仍让曹丽琼感动地热泪盈眶。

曹丽琼带着老彬到地里挖土豆。(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二)守护

  每天早上7点,曹丽琼会准时叫醒两个孩子,老彬基本生活能够自理,阿瑕则处处需要她,“衣服是基本会穿了,就是经常穿反;洗脸教会了,但不会刷牙,递把牙刷过去直接丢地上,还要慢慢教。”帮阿瑕穿衣洗漱后,曹丽琼又拿过梳子,给小姑娘扎起辫子来,“其他人都劝我把她头发剪短,但我不愿意,小姑娘就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对阿瑕温柔耐心的曹丽琼,对老彬却十分严厉,甚至有点凶。吃过早点,曹丽琼开始打扫院子,“老彬,过来帮我扫地……老彬,来拖地……老彬,倒垃圾……”妈妈的大嗓门,让老彬不敢拖沓,利落地帮着曹丽琼干起家务来。

  之所以差别对待两个孩子,曹丽琼有自己的理由和打算,“阿瑕小姑娘脸皮薄,而且她眼睛看不见,我就想着一天一天慢慢地教,让她生活能够自理;老彬来我家的时间长,小儿子皮实,身体也健全,多学着干点劳动,说不定将来能找份简单的活计做。”

  除了在家里潜移默化地教两个孩子,每周一到周五,曹丽琼都要带他们到王家滩儿童资源中心参加康复训练,“我家老彬会唱10多首歌,还会背好几首古诗,都是在那里学的!”

  下午3点,王家滩儿童资源中心的康复训练开始了,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更多特殊的孩子和他们的“寄养妈妈”。

  王家滩儿童资源中心由村小改建而成,原本的教学楼,布置成了功能各异的康复训练室。老彬和阿瑕所在的三楼很是热闹,特教老师和“寄养妈妈”们带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一楼的教室则十分安静,铺着垫子的地板上,“寄养妈妈”们席地而坐,在康复师的指导下,为躺在地上的重度脑瘫儿按摩,再拉着他们做康复操。

  “寄养妈妈”胡翠芬的两个“孩子”,就都是重度脑瘫。小江江(化名)今年6岁,站不起来也坐不住,每天只能躺着,光是喂顿饭,就需要40多分钟。另外一个孩子小明(化名)今年17岁,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也能够勉强站立,但病重时要么乱喊乱抓、要么大小便失禁,弄得一身脏乱不堪,胡翠芬和丈夫要花几个小时才能清理干净……

  采访期间,我们拜访了多位“寄养妈妈”,当问及照顾孩子最需要具备什么品质时,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两点——爱心和耐心。

  现在的王家滩村,共有31位“寄养妈妈”、61个特殊的孩子。而自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在王家滩村试点家庭寄养以来,将近21年的漫长岁月中,“寄养妈妈”们用无尽的爱心和耐心,给予了800余名特殊的孩子一个普通却温暖的家。

曹丽琼一家给老彬过生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三)离别

  5月13日是老彬18岁的生日,按照规定,寄养的孩子成年后就要离开家庭,由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安排就学、务工,或者安置到相应的福利机构。

  曹丽琼不敢去想离别的场景,她决定收拾心情,给老彬好好地过个生日。一大早,曹丽琼就带着老彬,去集市上买了件新衣服,她特意挑了红色,“过生日嘛,要穿喜庆点!”家里的其他成员也忙活开了,曹丽琼的丈夫忙着搬桌子擦凳子,儿子儿媳则张罗着杀鸡洗菜。

  傍晚时分,农家小院里热闹了起来,最早寄养的两个“女儿”阿潘(化名)和阿艳(化名),也分别带着丈夫和孩子回来了。一大家子人足足坐了两桌,热热闹闹地给老彬过生日。

  吹灭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前,两个姐姐让许愿,老彬一脸茫然,曹丽琼代他说了两个愿望,“第一,希望老彬能够靠自己的双手,找点简单的活计做;第二,希望老彬身体健健康康的,不要生病。”

  “寄养妈妈”这一身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离别。采访中我们拜访了多位“寄养妈妈”,回忆起曾经抚养的孩子被领养、被接走,无不潸然泪下。“有的孩子或许不记得我这个妈妈,但我记得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一辈子都牵挂着他们。”曹丽琼说。

  夜幕降临,收拾好桌椅碗筷,曹丽琼翻出一张全家福,拉着老彬坐在灯下,“指指哪个是妈妈?爸爸在哪里?哥哥呢?姐姐呢?”问了几圈,曹丽琼又让老彬跟着她背一句话,这句话,她最近反反复复教了很多遍——“我的家,在安宁市草铺街道王家滩村;我的妈妈,叫曹丽琼。”(完)

 

出品人:王江

监制:李霞

编导:念新洪 赵普凡

摄影:赵普凡

剪辑:陈寒青

撰稿:念新洪

外联:杨霁鹍

 

  往期回顾

  【微纪录·云南故事】“选矿能手”黄道军:在千淘万漉中锤炼匠心

  【微纪录·云南故事】滩地管理员——守护洱海的那一抹橙

  【微纪录·云南故事】洱海边有群上海来的“治水人”

  【微纪录·云南故事】“单腿村医”李红奎:拄着拐杖去行医

  【微纪录·云南故事】毕怀中:一条腿也要闯出脱贫致富路

  【微纪录·云南故事】金沙江边种柳人

  【微纪录·云南故事】乡村教师农加贵 一师一校坚守“麻风村”34年

  【微纪录·云南故事】一波三折的“天麻扶贫路”

  【微纪录·云南故事】从“阿地马底”到“阿路底”——余友邓下山记

  【微纪录·云南故事】“托厄哈扒”桑南才:32年峡谷邮路 百万邮件传深情

【纠错】 [责任编辑: 刘东]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005139978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