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三弦初制成
选用好木材
打磨光滑漂亮
精心雕琢
张群友弹奏三弦
“阿小妹,弦子弹到你门前……”大理白族民歌中所唱的弦子叫三弦琴,它是白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弹奏乐器。
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群友的“万泉乐器作坊”位于洱海畔龙龛村。这既是他的家,又是他制作三弦琴的地方。“张群友制作的三弦琴工艺考究,外观耐看,音准、清脆明亮。”慕名前来买琴的人这样评价。
“做三弦琴不仅要懂音律、会设计,还要有深厚的木匠基础,精心雕刻、打磨抛光,外表要精美漂亮,最关键的还是琴能够有完美的音质。”张群友说,好的三弦琴鼓口绷皮都会选用羊皮或蟒蛇皮,他觉得蟒蛇皮更适合三弦琴,因此订购人工养殖的蛇皮用来制琴。
张群友的爷爷是有名的二胡制作师,告诉他“乐器卖音,讲究音质”。他的舅舅是木匠,教会他“木匠卖光,讲究光滑”。2002年,张群友在大理街头卖自制的二胡时,遇上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的三弦演奏家杨月明,杨月明鼓励他学习制作三弦琴。
系统学习三弦琴制作工艺后,张群友进行了大胆创新。他制作出六角、八角形鼓面的如意、龙头琴,并把传统鼓腔的双面绷皮改良为背面木雕镂空,精心优化调整琴的结构、尺寸、比例,他的创新使琴的发音更开放。他不仅注册了“万泉弦韵”商标,还申请了外观发明专利。现在,张群友正筹划着建立三弦技艺传习所,吸收更多年轻人学习制琴,把制作技艺发扬下去。(记者 黄兴能)
[责任编辑:
徐华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