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雪月地幸福新大理——走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将以全媒体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大理州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面的成就和风采,为大理州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建设。
近年来,永平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促进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详细]
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甸南镇西中村和沙溪镇石龙村是“白汉双语文教学项目”教育基地。多年来,两个村的小学通过在学生学龄前实行的过渡学习方案,提高了少数民族儿童的汉语水平。[详细]
太平村隶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太平乡,距县城23公里,平均海拔2100米,森林覆盖率达90.4%,是典型的少数民族高寒贫困山区。[详细]
溪乡是集“高寒、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山区农业乡,也是南涧县4个建档立卡贫困乡镇之一。[详细]
波罗村位于米甸镇东北部,羌朗村委会的西南部,距县城45公里,人口476人。[详细]
狗街村共有布朗族22户96人,因全村布朗民族特色浓郁,民族文化保留较为完好,是南涧有名的布朗山寨。[详细]
鹤庆全县正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详细]
岁月流金一甲子,“五朵金花”早已成为大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一种象征。创建工作的重点方面犹如花朵的组成部分,让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的“金花”花团锦簇,开遍风花雪月地。[详细]
龙尾关所属的关迤社区位于大理州大理市下关镇,地处苍山斜阳峰麓、西洱河畔,是1200多年前南诏王阁逻凤为拱卫南诏的首都太和城所筑的龙尾城,古老而又文明的社区是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的一部分。[详细]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创建了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5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5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