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卷烟厂(以下简称“昆明卷烟厂”)的卷包车间中控室,与现实车间一模一样的“虚拟车间”正在大屏幕上同步运转。这正是昆明卷烟厂的数字孪生系统,三维建模的虚拟设备实时反映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更新产量、消耗、效率等生产数据,生产全过程的仿真实现生产车间的等效虚拟化映射,让车间的生产变得更透明、精准与高效,也标志着昆明卷烟厂的智能制造迈入数据实时交互和智能仿真新阶段。
昆明卷烟厂卷包车间(资料图)。
近年来,昆明卷烟厂深入贯彻落实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着力解决智能制造转型中的难点和痛点,致力于开发智能技术运用场景。目前,昆明卷烟厂已累计完成15类典型场景的项目建设和落地应用,覆盖了生产、质量、能耗等核心领域。
昆明卷烟厂卷包车间党总支书记严涛介绍,除掌控设备状态外,数字孪生系统针对设备重要零部件进行了测绘与建模,目前已覆盖多种主流机型,提供了可视化维修、操作的标准方法。同时,数字孪生技术被运用至昆明卷烟厂制丝车间、滤棒成型车间等多个车间,将数据治理成果嵌入业务流程,实现智能制造应用落地。
过去,在昆明卷烟厂制丝车间,5条生产线和4个工艺段的设备启停、预热、生产、批次转换需要分段控制,工单任务、工艺参数需手动下达,操作繁琐、效率较低。如今,在制丝协同控制PLC系统(CCPS)的驱动下,昆明卷烟厂制丝车间的设备实现了从预热到生产结束以及设备冷却停机的全流程一键式自动控制,同时该系统可根据智能排产系统下达的生产需求,一键调用生产管理系统内置的多套工艺标准及参数配方,并下达至对应产线设备进行生产,实现快速换产。

制丝车间中控工在操作系统(资料图)。
“该系统投入使用后,生产线每次启停可减少人工操作170多次,重点关注指标由23个下降至6个,中控工的操作强度下降了74%,保障了业务处理的高准确性。”昆明卷烟厂制丝车间党总支书记郑森说。
此外,昆明卷烟厂秉承全员共创理念,基于“业务+数字化”的模式,开展低代码平台竞赛和相关培训,组织超100名职工参与低代码平台应用开发建设,围绕需求部门的核心关切与重点、痛点业务,自主研发出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采购管理等29个应用,推动管理效率和技术应用双提升。
未来,昆明卷烟厂将继续深耕智能制造,推动数据要素和生产运营深度融合,不断孵化更智慧、更高效的应用场景,为企业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动力。(完)(张珮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