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昌宁田园镇:土地流转促协同发展-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26 18:10:49
来源: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

保山昌宁田园镇:土地流转促协同发展

字体:

  眼下,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的田野间,连片的万寿菊在阳光下摇曳,这是当地以土地流转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成的一幅“烟粮协同、烟经共进”美丽画卷。

  近年来,田园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创新推行“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发展模式,引导零散土地向种植大户、合作社集中,统筹规划烟叶、粮食及经济作物种植布局。依托科学轮作、错季种植等技术手段,当地实现了“烟粮互补、烟经共兴”的良性发展格局。

村民们参观烟后的万寿菊种植田(11月11日摄)。秦蔚 摄

  “以前自家几亩田,大春主要种玉米,其余时间大多撂荒,看着特别可惜。”村民胡国斌的话道出了过去小农经营的困境。如今,土地流转带来的变化让他喜上眉梢:“现在把地流转出去,不仅有租金,还能在种植基地务工,一天能挣上百元。”全镇已流转土地千余亩,建成多个烟粮轮作、烟经协同示范基地,规模化经营效益持续显现。

  在集中成片的流转土地上,“烤烟+水稻”“烤烟+万寿菊”“烤烟+蔬菜”等复合种植模式得到广泛推广。烤烟采收后,农户立即翻耕土地,种植晚稻或经济作物,确保田块在不同季节都“不空闲”。这种种植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烟叶种植残留的养分还能滋养后茬作物,有效增强土壤肥力,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业增效的双赢。

烟草公司烟叶生产人员现场讲解“烟经”协作知识(11月11日摄)。秦蔚 摄

  “我们始终坚持‘以烟稳粮、以烟促经’的发展思路,通过土地流转统筹规划,既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昌宁县农业农村局烟叶股负责人饶泽峰介绍,今年烟粮协同示范区亩均收益较传统种植提升30%以上,带动300余名农民就近就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

  土地“流”出新生机,“转”出好效益。田园镇以土地流转为支点,成功撬动烟叶、粮食与经济作物协同发展的新动能,不仅让农业生产更具活力,更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完)(秦蔚)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