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025年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秋季学期集体备课会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在昆明举行。本次活动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主办,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高专)分课程教研中心所在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承办。来自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安宁市中小学的思政课骨干教师、相关企业代表共180余人参加。

2025年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秋季学期集体备课会现场(11月22日摄)。李娟 摄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杨永锋表示,今年春季学期在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业分公司开展了以“劳模在云岭大地的奋斗故事”为主题的集体备课会。此次活动延续了这一主题,把会场搬到昆明重工作业车间,持续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励更多老师和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培养更多适应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各类人才发挥思政引领作用,贡献智慧和力量。

耿家盛作报告(11月22日摄)。李娟 摄
活动邀请杭州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邹宏秋作专题讲座,围绕“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新气象新作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针对教学中如何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面对新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思政课新作为的实践方法和路径。
在《国强才能家盛》的报告中,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耿家盛讲述了“父子劳模”“兄弟名匠”的成长经历。他表示,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应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并号召大家要感恩时代,不忘初心,技能报国。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现场(11月22日摄)。李娟 摄
在昆明重工制造作业区的生产车间,来自不同中小学和高职院校的7位教师,结合各自学段特点,现场展示了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实现了理论与场景的深度融合。
与会老师们还参观了耿家盛、侯金富大师工作室。
本次活动是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高专)分课程教研中心举办的“车间里的思政课——劳模在云岭大地的奋斗故事”系列活动的第二场。下一步,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高专)分课程教研中心将持续推进“车间里的思政课”系列活动,努力打造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政育人品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