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十四局“安装尖锋”的匠心答卷-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15 10:14:00
来源:水电十四局

水电十四局“安装尖锋”的匠心答卷

字体:

  在中国水电建设波澜壮阔的历程中,有一支以技艺精湛、作风顽强、担当有为而闻名的机电安装力量,被誉为闪亮的“安装尖锋”。他们,就是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十四局”)的机电安装团队。

  从金沙江畔到雅砻河谷,从东海之滨到海外山川,他们跨越山海,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让清洁电能奔涌不息,点亮万家灯火,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福建永泰抽蓄电站4号机组正式投产(2023年3月28日摄)。

  基石:传统水电铸就行业丰碑

  水电十四局的机电安装事业,始于1957年国家水电建设的迫切需要。数十载风雨兼程,水电十四局建设的足迹已遍布国内外,截至目前累计安装水轮发电机组超过524台套,总装机容量突破74674兆瓦。

  2007年,在广西龙滩水电站,面对700兆瓦超大型混流式机组安装挑战,水电十四局的建设团队创新采用散件转轮现场制造工艺,严控焊接质量,精密加工调试,3号机组从转子吊装到完成试运行仅用58天,从首次启动到完成全部调试任务仅用6天,其蜗壳和座环焊接工程荣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

  澜沧江小湾水电站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单机容量70万千瓦,水轮机转轮直径大、重量重,安装精度要求极高。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专用工装,持续优化安装工艺,精细控制每一环节。2010年,项目团队更创下“330天六投”和“首稳180天”的速度质量新纪录,4号机组荣获“中国水电装机突破2亿千瓦标志性机组”,成为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澜沧江上游水电站,水电十四局的建设团队将智能化建造深度引入机电安装全过程。项目团队建立成套设备台账数据库,持续推进精益化管理,高质量实现“一年四投”,刷新了同类型常规水电站机电安装纪录。

国网新源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350MW×4)完成15天试运行、正式投运(2024年5月30日摄)。

  跨越:抽蓄领域锻造“王牌”实力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抽水蓄能”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水电十四局敏锐把握趋势,早布局、深耕耘,是国内最早承担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安装,且安装调试机组数量最多的施工单位,承担了多项“第一”和“之最”。

  截至目前,水电十四局的建设团队完成的机组安装优良率达到100%,90%以上达优质工程标准。在抽水蓄能领域,机组平均调试周期较行业标准缩短18天。

  从福建仙游、吉林敦化,到山东沂蒙、福建厦门,再到浙江湖州,水电十四局承建了29座电站共124台抽水蓄能机组的安装任务。截至当前,水电十四局建设的抽水蓄能机组已投产55台,投产容量达17580兆瓦,投产台数占国内水电站投运台数的24.02%,投运容量占国内投产水电站装机容量的28.12%。

2024年11月2日,滇中引水石鼓水源工程地下泵房(12×40MW)首台(1号)泵组转子吊装。

  驱动:技术创新夯实发展根基

  水电十四局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推动机电安装技术迭代升级。

  在缙云抽水蓄能电站,水电十四局技术“攻坚手”李采文带领团队打造一条节能、高效、低碳、环保的压力钢管智能化流水生产线,把焊工日焊接熔敷量效率提高了10.4倍,将主材损耗率从12.72%大幅降至2.3%,光这一项就节约钢材328吨,减少碳排放约650吨。

  在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面对425兆瓦机组定子吊装,482.7吨重量与0.5毫米定位精度要求,水电十四局的建设团队创新采用“双机抬吊+液压同步调平”技术,实现安装误差仅0.23毫米,较传统工艺缩短吊装时间40%,创下国内同类型机组吊装精度纪录。定子铁芯叠装系数达97.3%,高于设计值1.2个百分点。​

  迄今,水电十四局已在700兆瓦级水轮机组安装、大型水轮机埋件制造安装、大型转轮散件现场制造、水轮机圆筒阀安装、超大型定子机架现场制造等方面形成核心品牌竞争力,具备同时承担10–12个百万级水电站机电安装高峰施工和5600兆瓦年投产装机的雄厚实力。

澜沧江上游水电站“一年四投”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2024年12月31日摄)。

  支撑:人才培养传承工匠精神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水电十四局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与传承体系。

  国家级技能大师周敏利创立“三带三练”培养模式(带思想、带作风、带技能,练基本功、练绝活、练创新),培养出百余名技术骨干。

  国家级技能大师杜宁推行“六维”人才发掘模式,即组织“荐”、常态“访”、平时“考”、实绩“比”、考验“看”、定期“研”,全方位挖掘可塑之才,打造焊接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被誉为“发电机组定‘芯’人”的“全国技术能手”杨庆文,早已荣誉等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杨庆文从不吝啬将自己的技术“外传”,让工匠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新生。他以“云岭工匠杨庆文创新工作室”为抓手,把工作室与技能竞赛、技术创新、技能培训、项目施工生产等有机结合,形成了以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培训体系,为公司培养出了六十多名高级技能人才。

9月25日,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6号机组顺利完成15天考核试运行,标志着这座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华东能源枢纽实现全面投产发电。

  “全国技术能手”罗旬旭从大山走出,以“学习如砌砖,每一步都要踏实”为信念,成长为技能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

  水电十四届通过定期培训、技能竞赛、师徒结对、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多种形式,营造钻研技术、崇尚专业的浓厚氛围,为“安装尖锋”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如今,水电十四局机电安装业务已形成“采购-监造-运输-安装-调试-运维”全产业链服务能力,项目遍布国内大江大河,并延伸至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完)  

【纠错】 【责任编辑:范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