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12 14:32:44
来源:嵩明县融媒体中心

嵩明上榜 “旅居云南”城镇旅居建设试点名单

字体:

  近期,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入选云南省“旅居云南”城镇旅居建设试点名单,同时东村社区入选首批“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试点拟定名单。“嵩明旅居”双双上榜,嵩明县正依托嘉丽泽湿地公园、东村社区等点位和“徐霞客式、红嘴鸥式、陶渊明式”旅居模式,打造产业赋能、旅居服务体系不断升级的旅居生活新模式。

嵩明县城(资料图)。

  宜居宜业嵩明旅居的生态底色

  7月初,吴义祥和老伴从最高气温近40℃的南昌出发来到嵩明避暑。“从家乡出发时40℃,落地嵩明19℃,一下子就凉快了很多。”吴义祥说。

  嵩明“三山环绕”“一江八河”,田园山水秀美,天蓝水清花香,森林覆盖率达39.95%,PM2.5常年低于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年平均无霜期达到235天。

  嵩明县城距长水国际机场直线距离12公里,6条高速纵横交错,渝昆、沪昆高铁穿境而过,属昆明主城和空港半小时经济圈,全县共设有8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实现“镇镇通高速、出门有高铁、出境有机场”,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外加县内22个站点覆盖的“轻嵩快线”公交,为产业发展、旅居生活提供了良好且便捷的交通条件。

村播小院(资料图)。

  同时,底蕴悠长的人文历史增加了嵩明的魅力。古有兰茂所著《滇南本草》,药灵山七擒孟获、诸葛亮小街驻军的故事世代相传,今有杨林肥酒、汉族刺绣、洞经音乐、花灯、面塑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旅居嵩明,可登临古盟台,俯望千年时光;可信步法界寺,聆听晨钟暮鼓;还可约上三五好友,品一壶杨林肥酒,飨一席兰茂养生膳食、鲜花美宴。

旅居者的快乐时光(资料图)。

  产业赋能嵩明旅居的硬核实力

  在嵩明,旅居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度参与”。

  改造后的东村社区东村书院,白墙黛瓦成了“网红打卡地”;虹风小院民宿,常有艺术家入驻创作;东村青创空间、村播小院、抖音创作团队“滇农疯产队”入驻让“流量”变“留量经济”,东村成了“文旅+创业”的活样本。

  “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旅融合”,产业兴城的底气藏在三大园区的硬核实力里。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工业企业799家,高新技术企业83户,其中世界500强企业8户、中国500强企业11户,形成了以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数控机床、高端电力设备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主导产业,以绿色食品、新材料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

  嵩明职教新城入驻云南工商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城市学院等各类院校16所,在校师生16.26万人,是云南省规模大、入驻师生多、创业创新活跃的区域性职教中心。

  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已入驻科研院所和国内外知名企业68家,收集各类花卉种质资源900多个,保存菊花、蝴蝶兰、月季等品种7000多个,有花卉知识产权130余项,获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等6个国字头招牌。

  三大园区联动发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城镇建设提供动能,充分提升旅居嵩明的体验感。

旅居者的快乐时光(资料图)。

  服务升级嵩明旅居的温暖内核

  近年来,嵩明全力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致力于打造“旅居云南·入昆第一站和离昆最后一站”,出台县级文旅赋能优惠政策、优化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十条措施和“万人旅居嵩明”三年行动计划,推出了“徐霞客式、红嘴鸥式、陶渊明式”三种旅居模式,精心打造山水田园之旅、兰茂文化之旅等5条精品线路,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创新旅居多样化服务,形成城市、农村两大旅居体系,充分满足各类人群旅居需求。截至目前,嵩明县旅居人数超1万人。

  此外,嵩明致力于教育改革、医疗保障、城市建设,努力让每一位在嵩明生活的市民都能感受到当地的包容和温暖。在优化旅居服务的同时,嵩明着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聚焦“产业、投资、政务、市场、创新、法治、人文、开放”八大环境,打造“轻嵩办”营商环境品牌,发布了70项惠企政策兑现事项清单,推出37个主题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财税、金融、投资、土地、人才等全方位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以产聚人。(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