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获悉,11月6日,云南2025年三季度机制电价竞价结果获批,成为国内首批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的省份。此次竞价结果显示,光伏、风电机制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33元、0.332元,执行年限为12年。
云南是绿色能源大省,截至9月底,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67亿千瓦。其中,绿色电力装机占比超过90%;新能源装机规模达6907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超过四成。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壮大,今年10月,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云南能源监管办出台云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明确了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机制电价高于或低于市场交易均价的部分,由电网企业开展差价结算,差价结算费用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分享。企业可自愿选择是否执行机制电价。
机制电价通过竞争方式产生。近期,云南电网组织了今年6月1日到今年年底全容量并网的增量新能源项目开展首次竞价,并公布了机制电价竞价结果。云南省共有218家项目主体、529个新能源项目参与申报,装机容量16114兆瓦,分光伏、风电进行分类竞价出清。最终,光伏项目出清中标项目500个,机制电价0.33元/千瓦时;风电项目出清中标项目9个,机制电价0.332元/千瓦时。
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电力交易部负责人吴滇宁介绍,机制电价是国家在新能源全面市场化交易中引入的“安全网”,不是固定补贴,而是通过竞争确定的基准价,用来平衡市场波动风险,确保企业能稳定收益的政策,目的是让新能源企业从依赖政府补贴转向适应市场竞争,同时避免收益大起大落。简单地说,就是当市场电价太低时补差价,当市场电价太高时回收多余部分,通过“多退少补”让新能源项目收益更稳定。
省发展改革委价格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省落实国家改革要求、结合省情实际形成了改革落地的地方方案,首次竞价情况符合各方预期,为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提升云南能源“含绿量”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 段晓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