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烟农董泽先正用手机扫描烟株旁的二维码:“以前种烟靠经验,现在不仅有技术员‘下田’指导,还可以扫码观看生产技术视频、查询地块信息等,种烟踏实多了。”今年以来,临翔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五横五纵”为核心框架,从管理、生产两端发力,将利民惠农贯穿全链条,既破解产业痛点,更让烟农享实利,为区域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五横”体系 让烟农管理更省心
临翔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定植烟地块、定种植农户、定技术人员、定影响因素、定改进措施”为核心的烟叶生产“五横”体系主动保障,让烟农种烟更省心。

烟农家刚出炉的烟叶(7月20日摄)。王倩儒 摄
董泽先扫码查看的地块信息,正是“地块管理精准化”的生动体现,信息平台实现地块上图、二维码标牌覆盖所有烟田,确保规划地块100%种烟;临翔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通过三年数据精准分析对比,实现“种植主体优质化”,从根源确保了合同公平分配;烟站通过“烟站职工+技术员”实现“技术服务网格化”,工作人员考核直接与烟农收入挂钩,形成“领着干、带着赚”的氛围,让烟叶收购期间“无人过磅+驻点监督”更添安心;而面对旱涝、病害等烟农最犯愁的难题,“风险识别精准化”先一步锁定制约生产的核心问题,“风险应对靶向化”随即落地——20天完成5万亩烟株移栽、无人机飞防实现病害防控全覆盖,用实打实的举措守住烟农收成底线。
“五纵”链条 让烟农生产更高效
如果说“五横”是从管理端为烟农减负,那么以“育、栽、长、烤、收”为主线的“五纵”链条,则从生产端让烟农种烟更高效。
育苗环节重“质”与“效”,“金叶通”小程序按塘供苗到田,烟农不用再奔波选苗,壮苗移栽成活率超98%;移栽环节强“量”与“质”,提前预判气候增施超百吨定制化追肥,技术员逐地块验收打塘质量,确保种植面积与移栽质量双达标;生长环节抓“管”与“保”,技术员坚持“烟不采完不离田”,每日巡查预警机制最大程度减少优质烟损失;烘烤环节求“精”与“准”,烤房化身为“移动视频课堂”,二维码成为服务新窗口,实现技术指导“一码通学”,烟农轻松掌握关键技术,全区烘烤优质率提升10个百分点;收购环节提“收购速度”与“日均进度”,通过“早谋划、选好人、启动快、定计划、组织细”五步工作法,实现了38天完成14万担的烟叶收购目标,烟农交烟等待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交烟效率大幅提升。

以绿色防控促优质生产(6月4日摄)。罗丽萍 摄
为确保“五横五纵”体系公平落地,临翔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同步构建“风险排查、流程管控、监督覆盖、问责从严”的廉洁防控体系。在流程上,试点“无人过磅与职工驻点过磅并行”,称重数据自动生成、不可篡改,产前补贴资金层层把关、直达烟农账户;监督上,每个烟站设置举报箱,公开区、乡、村、站四级举报电话,同步开展收购数据实时监控与重点环节突击排查;问责上,定期通报基层“微腐败”典型案例,将工作人员考核与烟农满意度、廉洁表现直接挂钩,从根源杜绝“人情烟”“关系烟”,让烟农在体系下“交公平烟、得实在利”。
同时,临翔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以创新驱动为“五横五纵”注入降本动能。农机装备破解丘陵山区机械化难题,机械打塘、无人机飞防减少烟农人工投入;绿色生产推广新能源烤房,能耗降低30%;深化土壤保育与地膜回收,既降本又护生态;数字赋能改造收购线实现自动过磅入库,技术服务费较去年减少3元/担。烟农李本育算着增收账:“今年种了5亩烟,光农机就省了2000多元,现在种烟更轻松、赚钱也更实在。”
技术人员在现场会上演示并推广打塘移栽一体机(4月10日摄)。王垚 摄
未来,临翔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将持续深化“五横五纵”体系建设,不断优化管理与生产细节,让这张“产业网”更密、“惠民网”更实,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绘就“烟农增收、产业兴旺”的生动图景。(完)(王倩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