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老齐来看一下!”在云南中烟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浩特卷烟厂卷包车间,大家有问题习惯找机械修理工齐红伟解决。他从事成型机相关工作已有26年,不仅能解决成型机问题,更能解决车间各类复杂问题。
细心观察 解决生产难题
在日常巡检中,齐红伟注意到成型机嘴棒剔除位置经常发生嘴棒掉落现象,操作工常常需要弯腰清理,齐红伟将这个问题记在心里。经过仔细观察,他着手测量尺寸、寻找材料、绘制图纸,加工制作。几天后,一片废弃的铁片在他手中变成了一块尺寸合适的弧形挡板。挡板安装后,不仅解决了嘴棒掉落问题,更方便了操作工工作。

齐红伟正在维修成型机(资料图)。孙嘉雯 摄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齐红伟发现成型机的喷胶嘴与胶皮管直接相连,长时间弯曲会导致胶皮管韧性减少,从而出现因胶皮管破裂或供胶连接处松动导致烟嘴滤棒胶溢出现象。在清洁喷胶嘴时,凝固后的胶水加大了清洁工作难度,于是他开始思考解决办法。
齐红伟使用快接头连接喷胶嘴和胶皮管,将胶皮管与快接头一端相连,接头与喷胶嘴的连接处改用管接头固定,彻底解决了胶水溢出问题。
巧手改造 实现降本增效
今年下半年,在成型机负压罩的维护中,齐红伟发现负压罩每5天就需要停机更换一次。摸着负压罩的材质,齐红伟想到胶桶容易取材且材质较厚,用废弃胶桶制作防护罩可以一举两得。

用废弃胶桶改造的成型机负压罩(资料图)。孙嘉雯 摄
他立即找来废弃胶桶,按照尺寸打孔加工成负压罩。经上机运行观察,他自制的负压罩使用寿命长达一个月,该项改进立即在卷包车间四个成型机组推广应用。据统计,这项改善项目的实施,每年可节约4万余元,停机率降低10%左右。
工作中的齐红伟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更擅长解决问题。嘴棒存储固化库层数多、容量大,导致装填嘴棒时层与层之间的操作难度增大,这是成型机组长期存在的难题。每次生产前准备物料时,操作工用布袋接嘴棒耗时耗力,又容易导致嘴棒出现褶皱、磨损等消耗情况,十分考验操作工的技术与耐心,齐红伟下定决心攻克这一难题。
经过研究,他很快研制出固化库滤棒换层转接器。该装置安装试用后,之前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不仅把操作工从人工操作中解放出来,还实现了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的“双赢”。
多面能手 守护生产安全
在车间里,热心又爱琢磨的齐红伟还有许多“身份”。水房饮水机的排水管与下水口尺寸不匹配导致地面积水时,齐红伟化身水管工,用废弃零件固定水管,彻底解决问题;除尘间的楼梯因防滑纹路无法粘贴安全标识,他便转为钳工裁剪铁皮,将安全标识牢固地安装在楼梯间隔处;新更换的电机未配备防护罩,他又转为焊工,加工制作防护罩,保障了作业安全。

齐红伟正在加工零备件(资料图)。孙嘉雯 摄
大到设备维修,小到“跑冒滴漏”,从机械维修到水电维护,齐红伟以“硬核”技能和“百变”身份诠释一线职工的责任与担当。(完)(李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