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迎来历史性突破,在一个年度内捐献案例首次突破100例,标志着云南器官捐献事业迈上了新台阶。
法治为基 制度护航事业规范发展
11月6日上午9时,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手术室里,医护人员、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等十余人围绕手术台,静默缅怀,向彝族小伙阿杰(化名)致以崇高的敬意。
阿杰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7岁。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家人在悲痛之余做出了一个大爱的决定,让阿杰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阿杰捐献的器官和眼角膜,让5名患者重获新生,为2名眼疾患者带去光明。
云南作为全国较早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始终坚持以法治为引领,推动捐献工作规范有序发展。近年来,云南省不断完善器官捐献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行《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等政策法规,强化多部门协同机制,建立健全捐献流程、伦理审查、信息公开等制度,实现了“依法捐献、规范操作、公开透明”;建立制度化慰问机制,填补了政策空白,完善了法治保障体系,为云南省器官捐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这一制度体系中,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作为连接医院、家属、红十字会与移植医院的关键桥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由国家统一培训、考核认证,持证上岗,夜以继日地奔走在临床一线,在尊重家属意愿、普及捐献政策、协助伦理审查、完成法律文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严守规范,确保每一例捐献合法、合规、合情。
宣传为引 凝聚社会大爱共识
为提升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与认同,云南省持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走进医院、校园、机关、企业、社区等方式,广泛普及器官捐献知识,讲述捐献者感人故事,传播“生命延续”的深刻意义。云南省红十字会举办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十周年纪念“生命之约·大爱传递——延续生命之火”等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在昆明地铁3号线、4号线设置“器官捐献 生命接力”宣传主题车厢;拍摄《云之南永生花系列》《小琪:“心”的遇见》等多部公益宣传片,推动“器官捐献光荣”理念深入人心。
关怀为翼 致敬生命接力英雄
云南省红十字会高度重视对捐献者的人文关怀与精神褒扬,构建了“生命礼物—生命礼赞—生命礼遇”的“生命三部曲”捐献服务体系。云南现已建成14个捐献者缅怀纪念场所,形成清明缅怀、日常追思相结合的纪念机制。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联合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等,连续多年在昆明市、曲靖市等地举办缅怀纪念活动,邀请捐献者家属、移植受者、志愿者共同参与,用鲜花、诗歌、音乐致敬每一位“无言英雄”。同时,许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与捐献者家庭建立了长期联系,节日问候、日常走访、心理疏导成为他们工作中最柔软也最沉重的部分。
此外,云南省红十字会根据捐献者家庭实际情况对困难的捐献者家庭实施人道救助,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全省各级红十字会走访慰问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表达敬意和感谢,让捐献者家庭得到来自社会的持续性关怀。
从“0”到“100”,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生命的接力、文明的进步。它见证了云南器官捐献事业从无到有、从试点到规范、从探索到引领的奋进历程,也标志着云南在全国器官捐献“中国模式”建设中,迈出了坚实一步。在这一历程中,全省已有注册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98名,他们来自ICU、急诊、神经内外科等临床一线,全年无休、24小时待命,是“百例突破”背后最沉默的功臣。
下一步,云南省红十字会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法治保障,拓展宣传广度,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