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07 09:11:40
来源:昆明日报

特岗教师育梦山里娃

字体:

杨方教孩子们打篮球。

  近日,28岁的昆明市东川区因民镇中心学校特岗教师杨方,又带着孩子们赢下了一场篮球比赛,他和孩子们一样开心。在特岗教师之旅中,他用自己的篮球特长、用爱守护着山村孩子的童心和纯真。

  体育课的欢乐打开方式

  因民镇是东川区最偏远的一个乡镇,距城区90公里,却需要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去往学校的路上,一侧是悬崖,另一侧是高山,汽车在蜿蜒盘旋的土路上遇到对头车,错车都要小心翼翼。

  杨方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报考特岗教师来到了因民镇。无数次,他也曾心生退意,但一想到学校里等待他上课的学生,又决定留下来。

  体育课上,杨方总会用一个小游戏开场,帮助孩子们迅速进入状态,有时是体育游戏,有时则是让孩子们分享一下自己偶像的故事。

  他发现,有的孩子不善于自我表达,于是他打算通过运动,让孩子们看到自身的闪光点。杨方在学校组建了篮球队,将自己所积累的篮球技能、篮球文化以及篮球知识,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孩子们。

  每天上午,杨方都会带着篮球队的孩子进行体能训练,下午太阳落山后,又开始练技能,提升孩子们的传球、投篮等技术。经过一段时间打磨,孩子们的球技进步了很多,杨方就带着他们外出参赛,并陆续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东川区学生(青少年)篮球运动会初中男子组第八名等,虽未摘金夺银,但这小小的成绩,却让这些乡村孩子越来越开朗、自信。

  篮球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此。曾经内向的小涛(化名),因为打篮球渐渐变得活跃了,会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亲情聊天室”守护童心

  因民镇不少村子都易地搬迁了,孩子数量随之减少。目前,因民镇中心学校一至九年级仅有160多名学生。很多人曾劝他离开,但看到那一双双看向自己、充满渴望的眼睛,他觉得自己有责任。

  “在电话里跟爸爸妈妈说了些什么呀?”操场上,杨方俯下身,轻声问7岁的小杰(化名)。小杰是留守儿童,杨方留意到他时常情绪低落,便特意安排好固定时间,让他跟家人通视频、打电话。现在,小杰把杨方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什么开心与不开心的事,都会告诉杨方。

  因为父母外出务工,很多孩子只能由祖辈照料,杨方知道这些孩子需要更多关爱。他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录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还会定期跟他们的父母打电话,反馈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

  杨方还在学校申请了一间“亲情聊天室”,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帮孩子们跟父母视频通话。每个周末,“亲情聊天室”里都挤满了孩子,他们会跟父母分享学校里的事情,虽然隔着屏幕,但孩子们眼里都是满足和喜悦。8岁的小志(化名)跟杨方说:“老师,以前我只有过年才能见到爸爸妈妈,现在每个周末都能跟他们说话,我特别开心。”

  两年的特岗教师时光,让杨方改变了许多。周围朋友都说他如今沉稳而有责任心。如今,杨方已把因民镇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把这里的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每次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听到他们温暖的问候、见到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杨方觉得自己的付出都很值得。

  明年,杨方将结束3年特岗教师生活,可以继续留下当教师,也可以另谋职业,他心里早有了决定,在教师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用自己的光照亮更多孩子的路。

  记者杨艳萍摄影报道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