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21 11:39:19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昭通深化文化互嵌推动各民族互鉴“一家亲”

字体:
 

  近年来,昭通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增进文化认同中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采取宣传宣讲、学术研讨、文艺演出、文旅融合等方式,推动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互鉴,切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昭通市精心培育“乌蒙石榴红”宣讲团和演出团,围绕新思想、新要求,统一制定宣讲提纲、分散开展宣传宣讲,融合各民族文化精品编排系列文艺节目。今年以来,已深入机关、学校、社区等开展“讲”“演”活动560余场次,覆盖各族群众100万人以上。同时,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征文大赛、亲子诵读、文艺创作等活动,形成一批民族文艺精品,引导各族群众树牢“四个与共”理念、坚定“五个认同”。

  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昭通深入挖掘讲好“袁滋题记摩崖石刻”蕴含的祖国大一统故事,“扎西会议”故事等,将祖国大一统、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互嵌发展理念嵌入到景区景点讲解中、融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同时,举办昭通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16位省内外专家学者聚焦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历史故事到现实价值诠释“五个共同”内涵。

  今年8月中旬,第二届昭通大关靖安火把节在靖安安置区举行,彝族歌曲、火技表演等精彩节目接连上演,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表演更是为传统节日注入现代活力。火把节期间还推出了“百姓大舞台”民间才艺比赛、彝风电音表演等活动,每晚的彝族打跳、火把巡游、篝火狂欢等互动环节,让各族群众与各地游客深度体验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国庆假期,威信县红色文化旅游持续升温,扎西红色小镇、扎西会议会址等红色文化地标游人如织。以“红色扎西 苗岭欢歌”为主题的芦笙舞邀请赛精彩不断,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威信县扎西老街还摆开了九十九桌“九大碗”非遗长街宴,乡亲们将田间地头的丰硕成果,化作餐桌上的地道风味,各族群众以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祝福。

  文化为桥连四海,民族同心共一家。昭通市通过持续不断的文化盛宴,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递到各民族心灵深处,成为各民族刻入骨髓的永恒追求和理想信念,各民族“一家亲”的团结之花美丽绽放。(记者 沈迅 通讯员 陈忠华 郑莉)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