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景谷县永平镇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据统计,10月17日20时至10月18日20时,永平镇迁糯村出现大暴雨,24小时累积降雨量达108.3毫米,永平镇辖区内勐嘎河水位急速上涨,部分临河路段被淹没,低洼地区出现内涝,部分村组道路坍塌、农作物受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考验。面对突发汛情,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坚决扛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政治责任,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打响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防汛保卫战。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县委、县政府将防汛救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第一时间派出处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进驻永平镇,在防涝一线指导转移安置和应急抢险工作;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抢险救灾工作部署会,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救灾工作队,设立前线指挥部,以党建为引领,迅速集结全镇机关干部职工、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基干民兵及社会志愿服务力量500余名,组建道路管制、抢险救援、群众劝返疏散、转移安置、后勤保障5个工作组,在公安、民政、环保、水务、应急、人武、森林消防、消防救援、供电、通讯等队伍的协助下,按照“分片包干、全域覆盖”原则奔赴各灾情点开展工作;同时,依托村级大喇叭、微信群等载体构建全域信息网络,实时推送汛情预警、转移指令,搭建“镇—村—组—户”四级联络体系,确保防汛指令直达一线、民情诉求实时上达。
抢险现场,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前。针对勐嘎河沿岸被淹路段,联合派出所、交警队封闭危险路段,引导车辆绕行;使用民用皮划艇2个,应急救援艇1个,装载机12台次,挖掘机5台,消防车1辆,救灾帐篷10顶,抽水机6台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并对受灾区域开展排查救援,组织力量对677名群众进行转移避险;针对5个勐嘎河沿河重点风险村组,镇党政班子成员带领民兵、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等30余人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通知及时进行风险提醒及转移劝离,有序疏散安置群众至临时避险点。
为扎实做好救灾民生保障工作,利用集镇3家酒店40间房间作为集中转移安置点,各村委会作为分散转移安置点,为受灾转移群众提供床铺、棉被、帐篷等生活物资,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组织干部职工、志愿者开展走访慰问,实时掌握群众身体状况与思想动态,耐心做好情绪安抚工作。截至目前,抢修保通道路450余次,677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镇内物资供应充足,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保障。
党旗指引、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恢复家园。永平镇以党建为纽带凝聚党群干群合力,组建“党员先锋队+机关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群众”的清淤复产队伍,分片包干投入灾后重建。党员干部带头扛起铁锹、拿起锄头、推起手推车,沿街清理主次干道淤泥与杂物;志愿者协同消防队及村民疏通堵塞沟渠、清扫院落积水,帮助商户冲洗门店恢复经营;机械救援组持续调度装载机、挖掘机,清理浸水车辆,对坍塌村组道路开展碎石清运与基础平整,同步排查修复受损供水管道与电力线路。目前,集镇核心区域已恢复正常通行,在党群干群同心协作下,家园重建正稳步推进。
当前汛情形势依旧严峻,气象预警辖区仍存在降雨天气。永平镇将始终紧绷防汛安全之弦,严格对标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压紧压实24小时值班值守责任,动态监测雨情水情变化,加密重点区域巡查,同步备足抢险保障,依托“镇—村—组—户”四级联络体系开展避险宣传,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防汛安全网,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适钢 谢宇 吴昊燃 杨舒涵 邱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