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聚焦村寨食品安全痛点,聚力整治村寨假冒伪劣食品,以品牌聚能、机制驱动、治理筑基、宣贯共识,创新“共建”“共管”“共治”“共尚”新模式,为守护村寨食品安全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径。
工作人员对集市摊位进行随机抽检(资料图)。左琳娜 摄
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造“党建+食安”“食安+团结”蓝盾品牌,通过抓“理论+业务”双学铸魂、“传帮+指导”责任传导赋能、先锋示范实践筑基,推进基层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合力共建,推动景洪市食品安全监管迸发新活力。
在共管方面,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责任严密的监管机制,建立州、市、乡、村四级包保协同体系,覆盖15429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用示范带动层层靠实责任,并配备181名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食品安全协管员,在日常摸排的基础上推行差异化督导体系,根据经营业态与风险等级实施精准检查。
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善了“从源头预防”到“过程监管”再到“事后惩处”的全链条治理体系,通过3个聚焦推进食品安全整治“共治”。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重点场所,对村寨“家门口”赶摆集市随机抽检,对乡村文旅徒步餐饮、涉旅餐厅开展专项整治;聚焦监管服务,在乡镇所设立固定快检点的基础上开展流动快检服务,开展村寨食品经营规范店创建;聚焦智慧监管,推进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引入村寨集体聚餐智慧监管系统,从“人工巡查”转变为“智能预警”。
工作人员在集市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资料图)。左琳娜 摄
同时,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线上定向推送和线下场景互动让“尚德守法”成为食品安全“共识”,通过傣语、哈尼语“双语”在寨子“讲款”、在景区“传安”、在店铺“话食”、在市场“播法”,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村民意识。
2025年以来,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6000家次,抽检1418批次,办理案件30余件。小卖部货架更安全、群众维权意识增强,这些变化是景洪市市场监管力量守护下的村寨食品安全蜕变,也是“四共模式”成功实践的生动体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