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15 17:26:30
来源:安宁市融媒体中心

云南安宁:30载接续奋斗 铸就发展新辉煌

字体:

  今年,云南省安宁市迎来撤县设市30周年。

  30年前,安宁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自然经济落后,在区域发展中尚处于跟跑之列。30年后的今天,这里已成为云南县域经济的领跑者,以强劲的产业动能、城乡融合的发展态势,书写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篇章。

城区面貌日新月异(资料图)。

  实现从农业县到工业市的转身

  为打破长期以来的“农业路径依赖”,1996年,安宁提出调产战略,以“大工业”“大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作为腾飞的翅膀,开启了由传统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向以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在产业转型的同时,乡村体制改革同步发力。1997年,安宁市拉开乡村体制改革的序幕,并于2000年全面完成农村村级体制改革,通过村委会改居委会、户口“农转非”,有效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为工业发展腾出空间。

  为破解“封闭发展”的思维定式,安宁同步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1998年,安宁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推出招商引资首开先河的第一批官方优惠措施;2001年,安宁市成立便民投资服务中心,建立以“四制”(项目领导责任推进制、集中办公制、项目手续委托代办制、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制)为核心的“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办事效率,搭建起招商引资优质平台,让工业项目引得来、落得下。

  随着招商环境持续优化、工业基础逐步夯实,2003年,安宁迎来了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个国内外大企业签约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40多亿元。

  当工业主导的城市框架逐步清晰,政府职能转型成为深化改革的关键一环。2003年,安宁市政府职能从农政主导转向市政主导,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工业主导的城市形态扫清了制度障碍。

  1996年至2005年这10年,安宁通过产业转型打破农业路径依赖、乡村改革为工业发展腾挪空间、开放招商引来项目与活力、职能重塑适配城市形态变革,在这一系列系统性破局中,彻底告别了农耕主导、城乡分割的旧貌,不仅初步确立了工业主导地位,更以物质积累与改革经验的双重“第一桶金”,为城市从农业县到工业市的转身画上了关键句点。

美丽乡村景色如画(资料图)。

  跻身云南省发展第一梯队

  2006年至2015年是安宁市大改革、大开发、大建设,实现从单一工业主导到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10年,安宁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在产业布局、城市建设、改革创新与民生保障上全面突破,跻身云南省发展第一梯队。

  期间,安宁市产业布局从散到聚,形成了以西北部工业经济区、中东部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南部生态经济区多极拉动的产业新布局;产业平台从弱到强,构筑了以“一园一港六基地”为主战场的“十大产业平台”;产业门类从少到多,培育提升了包括钢铁、磷盐化工等传统产业和石油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在内的“十大重点产业”;产业支撑更加有力,185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增至120户;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农业产业化程度居云南省前列。

  同时,安宁市城市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发展态势突飞猛进。安宁市通过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双轮驱动,建成区面积由1995年的3.6平方公里拓展到32.89平方公里,“一主四片”的现代中等城市框架初具规模;太平新城街道产城融合成效显著,安宁市职教园区产教融合持续深化,宁湖新城各项配套更加成熟,和平新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温泉小镇旅游环境提档升级;螳川、宁湖景观带全面建成,遥岑楼、曹溪寺等一批文化项目得到重建和修缮。

  通过改革创新,安宁市实现“两集中、两到位”和“四进中心”行政审批模式,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调整成立了安宁工业园区管委会、农业产业招商等6大平台,将全市65个单位纳入6大平台名下作为成员责任单位,形成6大招商引资平台,实现了招商引资力量和资源的优化整合,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安县公路、县草公路、安禄公路和龙山全互通立交等一大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使用,构筑了安宁市内通外联、南北贯通、东西畅达的大交通网络。王家滩、龙箐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成供水,安宁市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三院两中心”建成投用,安宁市城乡综合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园区发展如火如荼(资料图)。

  高质量发展持续突破

  2016年至2025年,安宁以“提质”为方向,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持续突破,成为全国县域发展的典范。

  2016年起,安宁市多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安宁工业园区成为千亿级产能园区。这10年,安宁市实现了从“规模速度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产业、城乡、民生全面蝶变。

  从打破路径依赖的观念革新,到“工业立市”战略的深耕践行;从农业县向工业市的艰难转身,到区域中心、云南省标杆的持续跃升,这场跨越30载的奋进,不仅是数字增长的奇迹,更是一座城市在时代浪潮中,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的生动注脚。(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