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专场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据发布会消息,“十四五”以来,云南省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云南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民族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云南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形成新格局,以上率下推动示范区建设,制定出台12份相关文件,省委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39个增加至46个,省对州(市)考评的示范区建设分值由3分增加至8分。同时,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中华优秀文化项目1239个,常态化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实践展、中华文化认同主题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展。
不仅如此,“十四五”以来,云南省争取国家层面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0.96亿元,圆满完成第4轮“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建成14个示范县、132个示范乡镇、1434个示范村(社区);省财政统筹资金3416.15亿元支持示范区建设,用于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实现了各民族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为一体。2024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总量达1.33万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1元,分别比2021年增长24%和18%。
与此同时,云南省374个边境幸福村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全面启动升级版建设工作,30个边境旅游示范村试点建设成效明显,沿边产业园区、沿边城市带建设以及腾冲市、景洪市2个“全国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成效显著,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列入全国第二批共同现代化试点。2024年沿边行政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8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03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口较2020年增加2.39万人,云南边境地区呈现出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良好局面。(完)(罗春明 张玛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