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在促进区域人文交流和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它背后,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系统12306功不可没。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上,12306票务系统背后的“超级大脑”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单杏花在作主旨报告时表示,中国高铁走出去不仅展现了“硬实力”,其背后的铁路客票系统与网络安全保障同样是重要的“软实力”。
单杏花作主旨报告(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单杏花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全面加速,铁路客票系统12306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实时票务交易系统,春运、国庆等高峰时段均能安全稳定运行,年均服务旅客超40亿人次。“指尖购票”取代“彻夜排队”,深刻改变了出行方式。
依托自主创新,12306攻克了分布式计算、大规模电子客票、人脸识别算法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还不断迭代智能客服、遗失物品找回、重点旅客预约等便民服务,让不同群体共享科技发展红利。
在网络安全方面,12306构建了“一个中心、三重防御”的体系,从数据加密到风险地图管控,实现了全链路安全防护。面对海量并发交易请求,系统能够精准识别真实流量并动态防御,确保用户信息与交易安全。
单杏花在网络安全年会作报告(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这些技术成果也随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在中老铁路项目中,团队围绕汇率换算、票款结算等细节开展多轮研讨,确保多币种支付流畅无误;在雅万高铁建设中,创新提出席位智能选座模型,解决跨语言、多渠道售票和座位锁定等难题。为满足海外市场需求,研发团队还重新选型互联网售票APP,兼顾网络安全、流程合理与界面友好。
如今,中老铁路票务系统已充分适配两国国情差异和网络安全环境,自2021年底上线以来累计服务旅客超千万;雅万高铁票务系统则依托大数据云平台,支持多语言、多渠道售票,并建立分区分层的数据安全体系,截至2023年10月已累计发售车票超1250万张。
中老铁路磨憨站(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网络安全是铁路平稳运行的生命线,也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重要支撑。”单杏花说,从12306到海外智能票务系统,中国铁路正以创新技术为世界提供安全、稳定的数字化出行服务。
“网络安全是铁路平稳运行的生命线,也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重要支撑。”单杏花表示,从12306到海外智能票务系统,中国铁路正在以创新技术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贡献安全、稳定的数字化出行服务。(记者 魏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