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举办的“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专场宣讲活动中,4位来自科研、政府与企业一线的宣讲人,共同讲述了怒江咖啡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香飘世界大舞台”的蜕变之路。
专场宣讲活动现场(8月20日 摄)。
在高黎贡山下、怒江两岸,咖啡树依山傍水,郁郁葱葱。这里曾是以输出原料为主的边陲小城,如今正手握“精品咖啡”之笔,书写产业振兴的全新篇章,实现了从“红果”到“金果”的华丽蜕变。“中国咖啡看云南,无限可能在怒江。”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咖啡专家娄予强这样定义这片土地的潜力。
过去,怒江咖啡大多作为原料外销,附加值低,农民收益有限。如今,依托品种改良、加工升级与品牌建设,怒江咖啡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
村民种植咖啡树(资料图)。
泸水市农业农村局宣讲员黄祥说,“我们推广‘云咖2号’‘瑰夏’等精品咖啡品种,新建5家加工厂,建立起从采摘、处理到烘焙的全链条品质管控。”如今,怒江精品咖啡豆价格已从每公斤60元上涨到120元以上,生豆价格实现翻倍增长。
咖啡产业的崛起,不仅带动了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就业,也催生了“咖啡+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咖啡专班工作人员和江鹏说:“我们打造咖啡庄园、举办咖啡文化节、推动咖啡进景区,让游客不仅可以品尝优质咖啡,还能沉浸式体验咖啡文化、感受怒江独特的民族风情。”
为解决农户缺乏技术的问题,泸水市委、市政府推出“三级包保”“科技背包队驻村100天”等措施,通过“田间课堂”“微信答疑”“云岭农科110小程序”等方式,真正让科技服务深入田间地头。
专家指导咖啡苗生长情况(资料图)。
截至目前,泸水市咖啡产业已带动1.04万人参与种植,2024年综合产值达3.56亿元。咖啡庄园、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民正从传统的“生产者”转变为现代“经营者”,收入大幅提升。
下一步,泸水将积极推进当地咖啡实现“地理标志认证”和“雨林认证”,加强与电商平台及国际采购商的合作,让“怒江精品咖啡”走得更远。(完)(沈建翠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