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柯街镇的烤烟生产进入采收烘烤关键期。作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烤烟不仅是村民眼中的“金叶子”,更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技术互助模式的推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种了20多年烤烟,就这几年变化最大。”柯街镇腊邑村烟农赵如良说道。他从育苗、移栽到田间管理,总结出精细化管理方法:“烟苗一种下去就用二合一药剂灌根,防病促长两不误。”更让他欣喜的是烘烤环节的革新。传统烤房因温度难以控制,导致烟叶损耗大、品质不稳;而如今普及的电能烤房实现了精准控温,烤出的烟叶色泽鲜亮、品质统一,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这一积极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一支活跃在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队伍。他们由本地村民组成,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不乏精通现代农机的年轻人。在采收、编烟、上夹、烘烤等环节,他们分工协作、技术娴熟,成为烟农坚实的技术后盾。
“老带新”是该团队的一大特色。老师傅传授传统经验,年轻人引入先进技术,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推动了烤烟种植向标准化、现代化迈进。电能烤房的广泛使用,更让烘烤环节从“凭经验”转向“靠数据”,实现了烟叶品质的跨越式提升。
目前,柯街镇烤烟生产已全面进入采收烘烤高峰。产业工人们依然忙碌在田间与烤房,用技术与汗水守护着“金叶子”的醇香,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