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14 11:28:38
来源:云岭先锋

“爱折腾”的她,飒!

字体:

  说起返乡创业,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街道三家村社区老爪箐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王霞在当地名气很大,“爱折腾”的她敢想敢干,把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老爪箐居民小组变成了别人眼中的“诗和远方”。

王霞在老房子的基础上改造的民宿(资料图)。供图

  让老房“脱胎换骨”

  2018年,当26岁的王霞瞒着家人拆掉新盖不久的房子时,村民们对其母亲发出了惊呼。

  老人家也是一脸错愕,自己才出门旅游了十天,回来却发现——攒了半辈子积蓄翻新的房子,没了!这是王霞创业的起点。那年,她刚结婚不久。

  “朋友介绍我到上海学习咖啡制作,有一次住进了一家由老理发店改造成的民宿,房间每个角落都很好看,很有氛围感。”这家民宿的设计风格让王霞深受触动,她突然发现,在家乡洗马湖畔的夕阳照射下,老家的景色似乎比这里更有优势。从上海回来后,创业的心开始萌动。

  “村里没有人开民宿,但是我们村有很好的地理优势。”王霞发现,如果开民宿,家里新建的那栋三层楼房无论格局还是风格都还差点意思。拆,那是父母辛苦一辈子的归宿;不拆,民宿将无从谈起。咋办?纠结再三后,王霞给母亲报了一个为期10天的泰国旅行团。老人前脚刚走,她就叫来了一支施工队,在一阵轰鸣声中把刚刚建成不久的楼房拆除。玩了几天回来,房子被拆了,老人懵了,但事实已定,想阻止已来不及。

王霞在装扮民宿(资料图)。供图

  很快,装修后的新楼建成,老爪箐居民小组的第一家民宿——“风雨桥”正式开业。王霞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做客人喜欢的产品,不要做好产品再去找客人。”王霞说。重新打造的老屋不仅有民宿,还有客人喜欢的茶室、露台、花园……客人轻依摇椅,便可面朝湖水、背靠茶山,感受不一样的“诗与远方”。

  正因如此,王霞打造的风雨桥客栈很快便成为当地的“网红”客栈,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三顾茅庐”闯出新天地

  王霞的客栈生意很好,运营几年后,她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爱折腾的她并未就此满足,她想赚钱,更想让家乡变得更好。2021年,她召集了同村16名想干事创业的年轻人,围坐火塘前烤了一只鸡,七嘴八舌间成立了老爪箐文旅合作社。

  尽管加入了合作社,但是缺乏资金的村民们明显信心不足。“创业初期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但思茅区人社局及时将贷款政策送上门,为我们办理了1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缓解了燃眉之急后,王霞又开始了“折腾”。为了找到合作社的创业方向,王霞带领社员们远赴贵州、重庆等地学习。期间,她认识了四川美术学院老师曾途的团队。

  “为了寻求合适的设计方案,我三次到重庆求教,最终老师们被感动,为老爪箐提供了规划指导、房屋设计、IP打造等创意支持。”王霞说。

老爪箐居民小组村民开办的咖啡屋(资料图)。供图

  如今的老爪箐,乡村咖啡馆、茶文化空间、特色民俗、研学基地、音乐空间等不同形式的村落业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传统的乡土村庄也由此变身成一个崭新的创业村落。

  “我爱‘折腾’,也想为村子‘折腾’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王霞说。如今,依托优质山水自然资源,合作社盘活闲置资源,充分挖掘丰富的乡土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农耕体验、农业观光、果蔬采摘等农文旅项目,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创业村落综合体。

  统计显示,村里已拥有16家创业主体,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1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达500余人。未来,她还将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民宿、咖啡屋、农家乐等业态的运营发展,努力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跟着她一起创业就业,让大家的“诗和远方”触手可及。(完)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