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叶白茶县”景谷县的生态版图中,民乐镇如一颗镶嵌在茶海中的明珠,坐拥9.34万亩生态茶园,其中8万亩有机茶园更似绿色瑰宝,铺就生态与品质底色。
近年来,景谷县民乐镇以工业茶为引擎,深耕“补链、强链、延链”发展路径,为地方茶产业注入新动能,让“中国大叶白茶县”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茶山。
转型升级 补链筑基
作为景谷茶产业的核心板块,民乐镇曾面临茶叶交易分散、茶农“加工难、售茶难”的困境。
随着农夫山泉乡村振兴助农示范茶叶加工厂的正式投产,这一局面彻底改写。这座总投资2800万元(含农夫山泉捐赠2000万元)的现代化茶厂,配备日加工5吨产能的先进生产线,推动民乐镇茶业从传统“农产品加工”模式,大步跃入“工业化瓶装饮品”新赛道,为产业发展装上“强引擎”。
有机茶园。
据介绍,先进设备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引入,大幅提升景谷大白茶加工效率与品质稳定性;而加工厂的集中化运作,成功破解了茶农长期面临的“鲜叶难加工、好茶难卖出”问题。从分散小作坊到规模化生产,民乐镇茶叶加工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为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民乐镇9个行政村经济联合社均获有机茶园转换认证,8万亩有机茶田成为品质“硬底气”。同时,严格执行《景谷大白茶加工技术规程》《景谷大白茶》团体标准,从茶园管理到加工环节全程规范,让每一片茶叶都带着“生态、标准”的品质印记,筑牢产业发展的品质基石。
农夫山泉捐赠茶厂全景。
强链提质 延链拓界
近年来,民乐镇持续加大加工环节投入,除引入农夫山泉等龙头企业助力,更推动本地茶企技术改造升级,已培育规模茶企5家、初制所105家、农民合作社28家、有机认证茶企10家,形成多元加工矩阵。市场端搭建“线上+线下”营销网,通过茶展、白茶开采节等活动打响品牌,2024年实现茶叶产量7501吨、产值4.05亿元,强链成效转化为实打实的市场竞争力。
景谷大白茶鲜叶。
此外,民乐镇深挖茶文化与生态资源,打造“白茶+文旅”融合新场景:秧塔古茶山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采茶制茶、感受民俗魅力,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景谷数字白茶产业链追溯中心、宽叶木兰化石展陈馆成为研学考察热门地。茶叶从单一饮品升级为“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的多元载体,产业价值边界不断拓展。
展望未来,景谷县民乐镇将坚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工业茶与传统茶产业融合,在产业链建设上再发力。通过夯实品质根基、拓展市场版图、丰富文旅内涵,不断提升景谷大白茶品牌价值与影响力。(李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