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以下简称“红河卷烟厂”)厂区被绿色覆盖,目之所及皆是秀美风光,这座“会呼吸”的生态工厂释放出勃勃生机。
2022年,通过烟草行业“三星级”绿色工房认证;2023年,在烟草行业分类对标工作中获得B类工厂行业第一;2024年6月,荣获云南中烟所属卷烟工厂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得分第一……近年来,红河卷烟厂借易地技改之机,对标“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国家绿色工厂标准,在“荒坡”之上开启绿色建设长征。
红河卷烟厂厂区(资料图)。张伟 摄
巧思设计 绿能筑基
“自易地技改设计伊始,我们就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环节,未占用一寸耕地,在800亩荒坡上擘画蓝图,联合工房依山就势,制丝车间居北、卷包车间朝南,动力中心紧邻工房,每一寸布局都力求物流简捷、能耗最低。”红河卷烟厂负责人介绍。
步入卷包车间,只见一条条繁忙生产线正高速运行,机声隆隆却不刺耳。“车间噪声与老厂相比降低了约10分贝。”红河卷烟厂环境能源科科长陈志贵表示,卷包车间内部建筑采用了吸声装饰材料,减少声音的反射,工艺系统和设备选型上还考虑了设置消声器、隔声罩等降噪措施,对噪声较敏感的办公室、值班室、成品发货等功能房与车间隔离,动静分区,实现了车间整体噪声的良性控制,厂界噪声优于现行国家标准。
在红河卷烟厂厂区,布局精妙的物流广场、保温设计的屋顶门窗等细节随处可见,其中77盏光导照明与采光带的结合,让阳光成为厂区最清洁的能源。
智能照明团队正在车间走访调研(资料图)。张伟 摄
中水提质 鱼翔浅底
清晨薄雾中,红河卷烟厂动力车间污水处理站的生态鱼池泛起粼粼波光,数十尾锦鲤在澄澈的水中游弋。“看看这大胖鱼,它们可是这里中水合格的‘活检测仪’。”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孔德亮说。
创新“盐酸+柠檬酸+次氯酸钠”三步洗膜法破解“膜堵塞”难题;将老厂闲置臭氧机效能提升5倍,中水COD值直降至10mg/L;扩容50方、半个月完成管网改造化解“雨洪危机”……孔德亮介绍,污水处理站中水提质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攻关团队也曾面临重重困难,最终都被一一解决。
红河卷烟厂动力车间污水处理站的生态鱼池(资料图)。张伟 摄
中水提质最大的亮点是在于在形成了“水循环”全局。针对绿化高峰抢水、雨季旱季失衡问题,污水处理站用“错峰供水+雨水晴用”来破解,绿化用水分区分时,早晚自动浇灌。处理后的中水滋养全厂花木,清洗厂区道路,补注景观水池,污水处理站最终实现了污水零排放目标。(完)(尹萍 杨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