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老窝镇始终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视为重中之重,扎实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未成年人关爱体系。今年暑期以来,老窝镇聚焦农村儿童“看护难”痛点,在老窝镇老窝村、中元村、崇仁村开设公益托管班,为130余名孩子构建起“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守护”的全方位成长守护网。
多元课程筑梦成长
走进老窝镇老窝村暑期公益托管班的教室,志愿者们耐心地为孩子们辅导作业、答疑解惑。另一间教室内,美术课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老师准备了水墨画与彩笔画课程,墨香与彩韵交织。为精准匹配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需求,老窝村暑期公益托管班依据学员年龄,实行分班管理。
课程设置方面,不仅开设了美术、音乐等美育课程,还设置了防溺水、防触电等安全教育课程。“我们做了大量筹备工作,精心设置多种课程。希望通过这样立体化的课程体系,既能让孩子们在假期有所收获,又能为他们埋下全面发展的种子。”老窝村党委书记张云娥说。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苹果树一般几月份进入盛花期吗?”崇仁村的暑期公益托管班则把课堂搬到了崇仁村上庄中交爱心果园,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穿梭于枝桠交错的苹果树间观察果树。“这样的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崇仁村党委副书记钟云丽说。
“中元村,是我家,乡村兴,需协力……”清亮稚嫩的童声在中元村幸福小院里此起彼伏,孩子们跟着老师齐声诵读中元村“三字经”,乡土文明与传统美德的种子,悄然播撒进每个孩子心间。
中元村党委专职副书记张丽伟介绍:“我们把村规民约融入暑期公益托管班,就是想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村里的许多返乡大学生、退休教师及休假教师都主动报名,加入到公益服务的行列,相信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持下,孩子们一定能度过一个满载知识、欢乐与成长的缤纷假期。”
学生上美术课(8月7日摄)。
学生上实践课(8月7日摄)。
多方助力保驾护航
老窝镇因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群体面临暑期看护缺失、安全监管不足等现实问题。“以前一到假期我们就犯愁,平时得出去干农活,孩子没人管。现在就方便了,孩子在这里既可以做作业,又可以学习很多特长。”家长李陈飞说。
暑期公益托管班的开办,也为当地大学生、退休教师等爱心人士搭建了参与公益的平台。据了解,此次暑期公益托管班老窝镇共招募了20余名志愿者。今年20岁的刘燕来自老窝镇老窝村,是文山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大二学生。她说:“在这里我不仅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青春力量。我也想把自己的所学所感,好好跟孩子们说说,激励他们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学生学习村规民约(8月7日摄)。
学生做课间操(8月7日摄)。
“通过打造安全、温馨的暑期活动阵地,系统开展防性侵、防溺水、防欺凌、防拐卖、防意外的‘五防’安全教育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提升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技能,还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老窝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胡伟表示,将总结经验、完善做法,不断完善“利剑护蕾”长效工作机制,争取在全镇6个村都推广开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为未成年人的茁壮成长筑牢坚实防线,让基层治理工作更贴近群众需求、更有温度和实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