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09 09:25:16
来源:新华网

千里边疆国旗飘丨云南瑞丽银井村:多措并举促边境和谐繁荣

字体:

银井村内道路(8月6日摄)。

  银井村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这里也是中缅边境和谐繁荣生动画面的缩影之一。

银井边防小学(8月6日摄)。

  边防小学:传播中华文明 搭建友谊桥梁

  银井边防小学始建于1960年。近年来,银井边防小学累计接收缅甸籍学生221名,比例达40%以上,国家民委授予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在这里,缅甸籍“小小留学生”与中国孩子同堂学习。

  学校门口悬挂的标语“教育无国界,大爱无亲疏”是学校始终秉持的办学理念。银井边防小学把民族团结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纳入“五进课堂”,传播中华文明,树立睦邻友好意识,做中缅两国友谊的使者。

  “国际小法庭”:加强沟通协作 增进交往交融

  瑞丽市姐相镇党委副书记罗源介绍,银井村构建了“国际小法庭”,探索出了由乡司法所、边境派出所、边防检查站干警、村寨老人和缅方村寨头人为调解主体的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立定期沟通、联合调处机制,当发生跨国纠纷时,及时将两国边民之间的民事矛盾纠纷“调处在民间,化解在基层”。

  在此基础上,拓展民族节日互邀、跨境农业合作等协作,让不同文化在尊重中交融,在理解中共存。这种基于文化认同的协作,让胞波情谊历久弥新,为边境稳定筑牢了文化根基。

“一寨两国”景区(8月6日摄)。

  “一寨两国”景区:推进文旅融合 促进文化认同

  国境线将银井村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银井,缅方一侧称芒秀,形成了“一个寨子分属两个国家”的独特景观。景区深度践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依托中缅边境“共饮一井水,同住一个寨的历史渊源”,将文化认同融入景观建设与体验项目中,让边民与游客在互动中厚植“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

  “景区附近村寨的群众从事旅游演出、服务等行业,开展非遗展示和手工制品销售,带动银井村农家乐、民俗文化、民宿产业的发展。”罗源表示,让边民在经营中主动传播本土文化,形成了“生活即文化、文化即认同”的生动局面。(完)

【纠错】 【责任编辑:范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