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遭遇强降雨侵袭,致使谦哲村多地发生山体滑坡与道路塌方,大量农房进水,大片农作物受损。谦哲村“两委”与云南中烟红塔集团驻村工作队迅速响应,全力打响防汛救灾主动战。
预警在前:密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防护网
“各寨注意!未来24小时有特大暴雨,立即排查房前屋后沟渠、边坡隐患!”7月22日清晨6时25分,接到县气象局暴雨橙色预警后,谦哲村党支部书记何晓昌的声音通过村级大喇叭迅速传遍14个自然寨的每一个角落。
在首次暴雨橙色预警发布时,谦哲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迅速启动制定的“1+14+N”应急机制(1个指挥部统一调度全局,14个村民小组按照区域划分责任范围,N名党员骨干则分别与特殊群体结成帮扶对子)。
驻村队员们争分夺秒,分片奔赴各个寨子,通过电话、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结合传统的铜锣鸣响,将预警信息精准传递到每一户村民家中。针对地质灾害高发监测点,实行“每小时一巡查”的高频次监测制度,并全面梳理全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信息,建立详细的“一对一”帮扶台账,确保特殊群体在暴雨侵袭时得到妥善照料。
危急关头:悬崖边的“转移攻坚战”
“何书记!谦哲村那别寨道路发生山体滑坡!有石头滚落危险!”7月27日中午12时,该村小组长张老三顶着大雨,披着被泥浆浸透的雨衣,急匆匆地冲进村委会。
正在村委会紧张核对转移名单的何晓昌,听闻险情,立刻起身,一把抓起雨衣,大声喊道:“张老三带路!其他人赶紧通知寨子里的乡亲,注意通行安全,周边居民马上往安全避险点转移,动作要快!”
山路早已被雨水冲刷得泥泞不堪,一脚踩下去,泥浆能没过脚踝。何晓昌与驻村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险情点走去。抵达现场后,只见半山腰处,数块巨石摇摇欲坠地悬于崖边,坡体已经裂开了半米宽的缝隙。“必须尽快把附近人员全部转移!”何晓昌对着对讲机喊道。
随后,村委会迅速组织力量,在滑坡区域周边拉起警戒线,安排4名党员骨干组成轮班值守小组,密切监测坡体变化,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直至专业抢险队伍赶来支援。
雨后重生:“娘家人”带来的暖心速度
灾情发生后,谦哲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迅速协调工程机械投入抢险工作。6小时内,清理出3公里的通组道路;8小时内,完成那别寨饮水管道的紧急修复;24小时内,完成关键沟道的清淤作业。
“大片稻田被洪水覆盖,水稻作物遭受严重损害,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帮我们联系了保险公司。”当地村民李可英蹲在自家受灾的田埂上,看着被队员们用竹竿扶起的稻穗,感慨万分,“他们不光在紧急时刻救我们于水火,还为我们的长远生计考虑,真是把我们的事放在了心尖上。”
十年接力:从“输血”到“共防”的帮扶答卷
目前,谦哲村已顺利完成灾后自救的阶段性任务,受损的道路、水利设施全部修复如初,村民的生产生活秩序也已全面恢复正常。这场与暴雨的艰苦较量,不仅充分检验了基层党组织的强大战斗力,更生动彰显了企业定点帮扶的长效价值。
从最初帮村里修通第一条硬化路,解决村民出行难题;到实施易地搬迁工程,让村民成功搬出滑坡危险区域;再到建成覆盖村子的雨水收集系统,提升村庄应对雨情的能力。红塔集团的每一次帮扶,都彰显出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完)(钱余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