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05 14:40:09
来源:昭通新闻网

党旗引航“雁归巢” ——昭通巧家小河镇多举措为返乡创业人才架桥铺路

字体:

  乡村振兴,人才为基。近年来,巧家县小河镇党委和政府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人才驱动”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为返乡创业人才架桥铺路,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乡情牵线

  激活“归巢效应”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家乡始终是在外游子最深的牵挂。小河镇通过全面摸排,建立了涵盖企业家、高学历人才、名医名师等1000余人的小河籍在外人才数据库,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返乡探亲节点,以乡情为纽带,积极引导人才回流。镇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通过集中座谈、上门走访、电话沟通、视频连线等方式,传递优惠政策与求才诚意,成功吸引123名来自农业种植、医疗健康、教育教学等多个领域的在外人才回乡创业。

  栽树引凤

  托举返乡人员创业梦

  为全力支持有意愿返乡创业的企业和人才,小河镇成立专项工作组,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业、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政策落实方面,认真执行“巧十条”政策,从银行贷款、用地保障、资金扶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在营商环境方面,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能,通过设立“企业安静期”,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让企业安心发展,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2025年,全镇成功培育中草药、小米辣等规模种植项目,以及鲈鱼、虹鳟鱼等7个特色水产养殖项目,带动当地就业1000余人。

  服务护航

  共绘归雁幸福画卷

  小河镇秉持“企业成长、地方发展”的双赢理念,多措并举保障返乡创业人才敢投资。建立人才服务专班,延伸人才服务触角,切实做到“问需、问计、问难”,为返乡人才解决生产生活需求200余件,采纳意见建议100多条。在项目推进方面,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通过“企业+党支部+大户+农户”模式,组织群众参与项目。政府积极协调用地、用水、用电及审批手续,保障企业种植、养殖规模和收益。组织农户与企业签订收购协议,同时促成企业与村集体、镇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依法保障各方合法权益。针对用工需求,小河镇抓住春节前后等关键时段,面向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常态化开展“春风行动”送岗服务。在小河镇怀远广场等地设立人才服务驿站,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金融支持等服务,促进企业与人才在家门口“牵手”成功。对贡献突出的返乡企业家,在征得本人同意和严格审核的基础上,聘任他们为“名誉村长”或“名誉村党支部书记”,邀请其参与镇、村重大事项讨论,为镇、村发展建言献策。截至目前,已任命“名誉村党支部书记”3人、“名誉村长”1人。

  2025年以来,小河镇已有7家返乡企业落地,前期累计投入资金近1300万元用于项目启动,预计下半年还将陆续投资3000万元用于厂房建设、原料收购等方面。此外,另有7家企业计划投资3500万元在小河镇发展牛栏江旅游开发、核桃油精深加工、水果甘蔗种植、绿色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通讯员 冯维胜)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