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发布了“2025年云岭农科十大科技进展、十大粮经协同模式和十大科技成果示范区”,这一系列成果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聚焦种业突破、绿色生产、产业融合等关键领域,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会议现场(7月30日摄)
据介绍,“云岭农科十大科技进展”既有甘蔗抗逆高糖新品种“云蔗 081609”突破产业“卡脖子”的技术成果,也有“百合基因组研究”登上国际舞台的基础科研成就,从首创异质复合育种技术使甘蔗亩产提升15%,到解析百合杂交奥秘为花卉产业注入新动能,每一项成果凝聚着科研人员扎根实验室、奔波田间地头的坚守,彰显了云南农业科技的原创力与竞争力。
颁奖环节(7月30日摄)
针对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双重需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评选出“云岭农科十大粮经协同模式”,包含马铃薯—甘薯轮作模式、农旅融合模式、羊肚菌轮作模式等。同时,为推动粮经协同模式应用落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制定出台《强化科技创新赋能 系统推进粮经协同千斤万元示范的实施方案》,在全省五大典型区域布局推广应用适用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十大科技成果示范区”以“科研单位+企业+农户”协同机制,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田间实效,涵盖种植、农产品加工和生态恢复等多领域创新成果,打通了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速技术落地应用。
科技成果介绍及分享(7月30日摄)
会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为“2025年云岭农科十大科技进展、十大粮经协同模式和十大科技成果示范区”团队颁发证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花卉研究所、粮食作物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团队科研人员,就“甘蔗抗逆高糖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进展、“云南农旅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及“园艺种苗高效繁育和设施栽培技术成果示范区”建设等科技成果进行重点发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