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澜沧江公司”)发电量创同期新高,装机容量实现新突破,新型储能从无到有,经营指标逆势飘红。水电似基石拓展清洁能源版图,新能源如引擎展现发展加速度,储能若堡垒开启多能互补新格局,一幅波澜壮阔、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在云南徐徐展开……
华能咖啡厂光伏电站(资料图)。
筑牢安全根基厚植绿色动能
为筑牢安全防线,华能澜沧江公司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与安全生产巩固年行动,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
当缅甸发生7.9级地震时,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以高效的行动第一时间恢复对缅供电,为缅甸抗震救灾和民生保障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后盾。公司应急管理案例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电力行业防灾减灾救灾典型案例汇编》,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华能糯扎渡水电站(资料图)。
在日常运营中,华能澜沧江公司全方位抓牢检修技改和运行维护工作,高质量完成77台次机组检修任务,主设备完好率100%;全面构建新能源“本部+两中心+区域维检中心站”生产管理体系,推动新能源场站实现区域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在重要时段保供工作中,公司圆满完成“两节”“两会”等关键节点的保供任务,连续三年以100%绿电护航中国—南亚博览会。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华能澜沧江公司全力推动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建设提速提质,龙开口电站成为云南省和华能集团首个完成竣工验收的大型水电站,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注入了新动力。47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纳入云南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清单,展现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前瞻布局。
上半年,华能澜沧江公司投产新能源项目超140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超740万千瓦,较“十四五”初增长11倍。40万千瓦储能项目高效投运,实现储能领域零的突破。同时,公司创新实施“咖光互补”“茶光互补”模式,华能咖啡厂、华能曼戈龙等一批复合光伏项目全容量投产,为“农光互补”开辟全新路径。
深化改革攻坚 激发内生动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华能澜沧江公司坚持“过紧日子”的经营理念,通过持续优化完善价值引领型经营体系,全面提高全要素的效率、效能和效益,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华能太乙村储能电站(资料图)。
华能澜沧江公司扎实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总体完成率达93%;革新重塑绩效考核制度,“三支队伍”建设更加有力,形成人人争先、事事争优的良好氛围;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高效推进滇藏两地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汇聚了一批顶尖的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公司发布行业首个IEC《智慧水电》白皮书,为水电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标准指引和理论支持。作为首批DeepSeek大模型落地试点单位,公司助力华能集团完成国产千亿参数大模型部署,加快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此外,公司国产化改造“小湾样板”从小湾到流域电厂纵深推进,从水电“大脑”到“全身”全面布局,实现了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自主可控,为能源安全注入“中国芯”。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华能澜沧江公司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党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持续提升“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学习质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华能乌沙河下寨光伏电站(资料图)。
同时,公司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建设年”和“党建焕新”行动,积极开展集团党支部强基赋能工程示范点和企业文化子文化创建示范点创建,大力实施“文化润江”专项行动,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此外,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案例在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战新产业‘百大工程’”首期发布,展示了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先作用和创新能力;持续强化ESG实践管理,投入资金推进“百千万”、定点帮扶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华能水电ESG实践与应用》荣膺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并跻身全国仅五家的“中国上市能源企业碳中和领跑者榜单”五星评级单位,体现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卓越表现和社会贡献。
站在“十四五”冲刺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华能澜沧江公司正以“七个聚力、七个再上新台阶”为强劲引擎,在安全管理上强基固本,在绿色发展中勇立潮头,在经营效益上提质提效,在企业治理中锐意革新,在科技创新里破浪前行,在党建引领下凝心聚力,在队伍建设上深耕厚植。(完)(孙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