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推广无管技术 助力患者加速术后康复-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24 17:37:29
来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推广无管技术 助力患者加速术后康复

字体:

  7月23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一台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该手术采用了非气管插管麻醉技术(以下简称“无管技术”)。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倪俊学介绍,2012年,医院引进无管技术,截至目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已完成3000余例无管胸外科手术。传统的胸外科手术需要气管插管,而无管技术通过精准麻醉和微创操作,使患者免除了插管痛苦,麻醉用药量减少40%以上。医院临床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的患者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进食饮水,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5至2天,医疗费用也同步下降。

手术现场(7月23日摄)。

  2012年,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引入无管技术,开启胸外科“无管化”微创手术新篇章,2017年成功开展了无管胸腔镜肺叶切除、纵隔肿瘤切除等手术,2019年完成了云南省首例非插管麻醉气管肿瘤切除+重建术。2020年,团队已经能为92岁高龄患者成功实施无管胸外科手术。2024年,医院还成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肺肿瘤早筛与无管微创技术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同年还牵头成立“高原无管技术联盟”。

  目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无管中心”项目团队能熟练开展高原适应性无管技术,建立了精准麻醉与术中管理流程,无管化操作能覆盖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纵隔肿瘤切除、手汗症治疗、漏斗胸矫治等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气道损伤,降低术后因气管插管带来的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

医生给采用无管技术手术后的患者检查康复情况(7月23日摄)。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金华表示,无管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减少麻醉药物的应用,以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从而减少双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患者的咽喉、气道、肺组织的损伤,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围绕不同民族、不同海拔的患者进行麻醉药物个体化应用,减少对患者的生理干扰,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早下床、早进食、早康复。

  近日,在《无管中心建设及工作规范》标准启动会暨无管中心试点单位签约仪式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成为首批“无管中心”试点建设单位之一。下一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将以“无管中心”试点建设为新起点,通过技术创新和多学科协作,实现手术“无管化、微创化、快速康复”,推动“无管化→无痛化,微创化→高效化”技术进步,破解高原医学手术难题,推动区域医疗水平提升,让高龄、肺功能障碍、高原慢病患者等手术高风险人群获益,为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治疗体验。(完)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