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菜籽油“转”出乡村振兴新图景-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23 11:52:23
来源: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

一滴菜籽油“转”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字体:

  近年来,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铺展开来。在禄丰市中村乡阿勒村,村党总支书记余永军穿梭在榨油坊生产线上,伴着油香氤氲,一瓶瓶晶莹剔透的“彝谷”菜籽油从这里走向市场,走上百姓餐桌。

阿勒村丰收季的油菜花田(资料图)。李楠 摄

  阿勒村的蜕变,始于一场“水的革命”。曾经的阿勒村,雨季山洪肆虐,旱季滴水贵如油,村民“种烟怕涝、种菜怕旱”。2016年4月,在烟草行业1.46亿元援建资金的支持下,总投资2.19亿元的西河水库建成蓄水,这一难题迎来历史性转折。

  西河水库年供水量达3392.04万立方米,不仅解决了周边6万余人的生活用水问题,更通过23公里输水管道和20余公里灌溉沟渠,构建起2.53万亩农田的灌溉网络。依托水库的稳定水源,阿勒村平整土地1500 亩,配套建设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曾经的“望天田”变成了“屯粮田”。

  水激活着土地的潜能,阿勒村探索“烤烟+油菜+核桃”轮作模式,破解单一产业风险。每年烤烟采收后,1500亩农田摇身一变成为油菜花海;核桃林下套种黄精等中药材,实现“树上结果、树下生金”。

  有了水,产业就能发展。借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东风,村集体于2017年创办了禄丰民鑫农产品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余永军以合作社为平台,带领村委会班子每人入股2万元,加上市乡两级财政补助的6万元,作为购置榨油设备、修缮厂房、前期运行等启动资金,建成了“阿勒水乡榨油坊”。

  合作社实施“保护价+兜底价”双保障机制,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元的收购政策,激发农户种植热情,带动周边4个村民小组种植油菜逾2000亩,惠及1200余户家庭。

  八年来,阿勒村榨油产业成效显著,村集体收入由最初的2万元到现在的15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榨油坊的用工需求每年还可解决当地就业200人。

  这座因水而兴的滇中村落,正以菜籽油为“金钥匙”,打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如余永军所说:“我们要建好的是‘产业水库’,让乡亲们的好日子细水长流!”(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