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凭借卓越的办学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训条件以及深度的校企合作,成为莘莘学子追逐汽车梦想的地方。
近年来,汽车工程学院坚持职业教育为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主动适应云南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汽车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培育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自建院以来,汽车工程学院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视为立院之本,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的教师团队。
目前,学院拥有专兼职教师5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人,高级技师13人、技师6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4%。学院不仅积极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还大力培养青年教师,通过“师徒结对”“企业实践”“技能比武”等方式,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确保教师团队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理想汽车、丰巢能源等企业研修,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的新技术同步更新。此外,学院还聘请行业专家到校担任学校讲师,定期开展讲座、授课,拓宽师生视野,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崛起,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汽车工程学院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开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制造与装配等专业,涵盖高中起点三年制高级工、初中起点四年制高级工、初中起点五年制预备技师以及大专等多个培养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院教师到企业研修(资料图)。
同时,学院的专业设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如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重点培养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维修人才;汽车制造专业重点培养具备汽车制造、装配调试、质量检测及智能化技术综合能力的技术型人才。目前,学院在校生达2900余名,已成为区域内规模较大、专业较全的汽车类职业院校之一。
打造现代化技能“练兵场”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先进的实训条件。汽车工程学院投入资金建设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综合实训大楼,配备20余间一体化实训室,包括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实训室、新能源汽车电机拆装实训室等,全方位满足学生的技能训练需求。
学生参与实训(资料图)。
实训设备方面,学院拥有新能源汽车10余辆、整车10余辆,以及各类先进故障检测台架、两柱举升机、电喷车故障诊断仪等,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行业主流设备与技术。此外,学院还引入企业真实案例,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训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技能竞赛助力人才脱颖而出
技能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学院将技能竞赛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组建跨专业竞赛指导教师团队,打造“梯队式”参赛学生团队,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良性循环。
学生参赛(资料图)。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现了学院的教学实力。通过竞赛,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订单培养实现“毕业即就业”
“汽车工程学院与理想汽车、丰巢能源、吉利汽车等车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产业学院、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陈捷表示。
2025年3月,第一届理想技工班129名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实习就业,留存率超80%,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成效。此外,学院还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实现“毕业即上岗”。
学生认真聆听实训相关知识(资料图)。
多年来,学院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部分优秀学生甚至未毕业就被企业提前预订。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今天,汽车工程学院以雄厚的师资、前沿的专业、先进的实训、激烈的竞赛、稳定的就业,为学子们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紧跟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趋势,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为行业输送更多专业技术精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