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19日,第四届能源与环境国际会议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举办。此次会议由东南大学与楚雄师范学院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全球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发展搭建起一座高水平、深层次的沟通桥梁。
开幕式上,云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高朝寿表示,此次会议的举办对于推动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以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楚雄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勇着重强调了能源与环境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高度评价了会议对促进区域绿色发展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认为,本次会议不仅紧紧锚定基础理论的创新突破,更密切关注科研成果在产业中的实际应用,充分彰显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显著特征,为全球能源环境领域的创新合作开辟了新路径。楚雄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建雄表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蕴含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本次会议旨在通过深入的学术研讨,促进跨区域的技术协作,力求为全球低碳发展贡献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创新方案。
会议期间,27位海内外专家围绕全球能源转型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一核心议题,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分享了各自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此次会议紧密围绕“能源转化”“能源利用”和“能源与环境交叉”三大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参会专家针对“光伏制氢一体化技术”“水环境协同治理”“可持续垃圾填埋管理干预技术”“生物质制液体燃料”等前沿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宝贵的启示。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两所主办高校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深厚积淀。东南大学作为国内能源与环境领域的领军高校,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优势学科,牵头建设了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在清洁高效能源利用、碳中和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楚雄师范学院作为云南省重点建设高校,近年来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发展迅速,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还建有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优质科研资源,在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应用领域取得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能源与环境会议自2019年由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发起以来已先后成功举办四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该会议致力于为专家学者搭建技术分享与合作对接的优质平台,积极推动能源与环境科学的跨学科创新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