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展厅内观展(摄于7月15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7月15日,云南省博物馆原创大展“从西南夷到益州郡——战国秦汉时期的云南”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来自云南各地的20家文博单位联合展出,共470件(套)文物集中亮相,其中珍贵文物超300件,涵盖青铜器、陶器、漆木器、简牍、封泥、金器、宝玉石等。
“从西南夷到益州郡——战国秦汉时期的云南”展览,也是一次对云南省30多年来重要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展览通过“星汉灿烂”“古滇华章”“万里同风”三大部分,以史籍记载结合考古实物的形式,展示了晋宁河泊所、江川李家山、官渡羊甫头、祥云大波那等60余项考古发掘成果,勾勒出战国秦汉时期云南从西南夷到益州郡的伟大历史画卷。
展出的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简牍(摄于7月15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首次展出了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的简牍、封泥、陶瓦当等珍贵文物。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附近,是商周至汉晋时期云南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从西南夷到益州郡——战国秦汉时期的云南”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25年10月19日,广大市民和游客可前往云南省博物馆一楼临展厅免费观展。(完)(念新洪 赵普凡)
展出的青铜器(摄于7月15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展出的青铜器(摄于7月15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展出的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文物“滇国相印”封泥(摄于7月15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展出的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文物“益州”铭文瓦当(摄于7月15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观众在观赏、拍摄展出文物(摄于7月15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展出的青铜器(摄于7月15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展出的青铜器(摄于7月15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观众在展厅内观展(摄于7月15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