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凭借“水旱轮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有着40余年烤烟、水稻种植经验的村民段显理,见证了这一模式带来的显著变化。他介绍,水稻种植能有效杀死田块中的病毒和虫卵,改善土壤条件,为后续烤烟种植创造良好环境,使烤烟生长快、长势好,还能节省工时与成本。
子午镇法邑村的稻田航拍图(6月24日摄)。
自1780亩补充耕地旱改水项目实施以来,法邑村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目标,科学规划粮食生产、烤烟种植,推广科技措施,全力推动农业朝着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2025年还被楚雄州作为优质稻示范样板,进行统一品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机械作业,通过农机农艺融合,提高亩产量和生产效能。
今年,段显理租赁14亩水田种植水稻。经过土地整治后的田块产量大幅提升,亩产值达700公斤。收获的稻谷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售卖,收获季收购商直接到田边收购鲜稻谷,十分便捷。在水稻种植全程,从耙田、秧苗移栽到病虫害防治均实现机械化操作。
法邑村的稻田(6月24日摄)。
土地整治不仅扩大了田块面积,还完善了道路和水渠设施,极大提升了机械化作业程度。整地、理墒、覆膜揭膜、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环节都能借助机械化完成。农忙时节,大型拖拉机、微耕机、覆膜机、农用无人机等现代机械穿梭田间,耕作效率显著提高。
段显理介绍,法邑村“水旱轮作”已成为主要耕种方式,该模式优势明显,种植烤烟时,农户投入少、管理轻松、效率高;种植水稻时,产量增加,管理更方便。自1998年开始尝试轮作,历经多年实践,轮作效益日益凸显,村民观念逐步转变,轮作面积逐年扩大,今年轮作面积已超85%。随着机械化在农业种植领域的广泛应用,农民负担大幅减轻,种植规模显著扩大。
段显理正在查看稻田(6月24日摄)。
如今的法邑村,正在“水旱轮作”与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描绘着农业发展、农民幸福的美好新图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