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甸阳镇团树社区的烟田里已是一派繁忙,翠绿的烟叶在平坝区绵延成片,管道正向田间输送着水分。“去年这里还是撂荒的土地,堆放着成堆的建筑垃圾。看着土地白白荒着,就像自家钱袋子漏了个洞。”团树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建素说。这个位于城乡接合部的社区,曾面临城镇化进程中的典型困境——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无力耕种,连片的土地逐渐荒芜。
党组织破局:零散荒地变成“聚宝盆”
转机始于一场党组织牵头的“破荒行动”。团树社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组成攻坚队,挨家挨户讲政策、算经济账:“土地流转有租金,烟田务工有薪金,集体增收有红利。”
团树社区烟田(6月19日摄)。
2024年,团树社区将576亩零散、闲置的土地流转到社区统一管理,引进小微企业或种植经营大户来管理、种植。杨建素介绍,“去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28万元,我们陆续做了道路修缮、亮化工程、人居环境提升等惠民实事。”
仁和镇烟农段绍文去年跨镇流转了团树社区的42亩土地,他最看中的是甸阳镇“田成方、路成网”的耕作条件。“在老家杨家山村,10亩烟田分散在半山坡上,每天往返田块就耽误不少时间精力。现在一台机械两天干完过去一星期的活。”段绍文说,“现在规模化种植加上机械化作业,今年预计能收入20万元左右。”
社社联合:机械化织就“专业服务网”
施甸县深山惊鸿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施甸善云烤烟专业合作社与五福村党组织领办经济体通过烤烟合作社农机入股的方式成立的。
段绍文在修剪烟花(6月19日摄)。
甸阳镇五福村党总支书记李桂贤介绍,合作社成立后主要负责为征收闲置土地修建机耕道、耕整地,解决了烤烟物资运输难题,而后在烤烟种植过程中,为烟农提供双行起垄、机械化打塘、机械化地膜覆盖、机械化培土等专业化服务,预计今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9万余元。
烟农李春开在新建的机耕道旁说:“从整地到烘烤,合作社提供了全程机械化专业服务,我们按需‘点单’,效率高还节省成本,种烟省时又省心。”(完)